|做民族政策的“宣讲员” ——记中国民族报记者张国欣-民族画报

               

聚焦民族记忆 图说多彩中华

关闭

   
当前位置: 首页 > 同心筑梦 > 主题教育典型示范风采|做民族政策的“宣讲员” ——记中国民族报记者张国欣 >> 正文

主题教育典型示范风采|做民族政策的“宣讲员” ——记中国民族报记者张国欣

2019-12-13 文 主题教育联合报道组

已经是凌晨时分,中国民族报社办公楼依然灯火通明。9月27日,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作为国家民委机关报,为了在第一时间将党中央的声音传递给各族群众,中国民族报特意调整出版日期,刊发大会胜利召开的消息并配发社论。

深夜的灯光下,张国欣和同事们奋战在岗位上。几代报人围坐在一起,字斟句酌,对当日社论进行最后定稿。这是一夜的使命坚守,也是对办报初心的薪火相传:做好党和国家在民族工作领域的喉舌,让党的主张成为时代最强音。

张国欣(右二)参加党支部活动,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坚守初心,旗帜鲜明讲政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政治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从来不是单纯的业务工作,讲政治是第一位的。没有清醒的政治头脑,就无法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

走进张国欣所在的中国民族报社新闻部办公室,每个人的案头,都摆放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习近平新闻思想讲义》以及党章党规等学习材料。大家的书本上,各种颜色的标记密密麻麻。

在这个平均年龄30多岁的一线采编部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成为这些年轻新闻人为思想“加油”、为精神“补钙”的重要方式。

报社实行采编合一制度,除了采访,张国欣还担任报纸头版的编辑工作。头版是报纸的“门面”,也是传递党和国家声音的重要窗口。头版编辑必须在重大原则问题上保持清醒头脑和政治定力,对每一条稿件在主题上和表述上严格把关。

张国欣在逐字逐句核校稿件,保证报纸内容不折不扣体现中央的大政方针。

“是报社培养了我敢于担当的责任感和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张国欣说,刚参加工作时难免有些粗心,但是那些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前辈们时常给他“当头棒喝”,告诫他《中国民族报》是党和国家在民族工作领域的喉舌,担好责、履好职,就是体现在白纸黑字、字里行间上,容不得半点马虎。

如今,张国欣养成了习惯,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辅导读本》等资料当做案头书时常翻阅,稿件中涉及中央精神的表述,他都要逐字逐句核对。

“不懂政治、不懂政策的记者编辑,绝不是好的记者编辑。”工作几年,张国欣深刻领悟到这一点,他把政治理论学习作为“必修课”。在如抽丝剥茧般的学习过程中,张国欣在对党情国情有更透彻理解的同时,也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在时代洪流中的使命——一个合格的民族新闻工作者,不仅要做时代灯塔上的“瞭望者”,更要善于做民族政策的“宣讲员”,让各族人民一心一意跟党走,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张国欣在单位资料室查阅资料。

肩负使命,讲述民族团结进步好故事

 2014年,从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毕业的张国欣,进入中国民族报社工作。在他当时的认知里,记者可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一件“很酷”的事。

入职一个月,张国欣就赶上了“大事”。为迎接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召开,报社策划了“沿着总书记的足迹”大型采访报道。他与同事到新疆乌鲁木齐和喀什采访。

新疆之行,让初出茅庐的张国欣深刻地意识到,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自己从事的这份工作,不仅是“酷”,还肩负着更大的道义和使命,那就是用自己的心贴近中国大地,俯身倾听中华各族儿女的心声;用自己的笔,凝聚起民族团结进步的正能量。

在海拔5000米的西藏阿里采访边防派出所的民族团结事迹,夜宿冈仁波齐山峰脚下的小旅馆,摄氏零下十几度,没水没电没暖气,黑洞洞的窗外是呼啸的寒风,他头疼欲裂,彻夜难眠;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南疆农村,他寻访深度贫困地区各族群众凝心聚力奔小康的生动故事;在全国“两会”的会场,他见证和记录共和国各族人民共商国是的民主实践……参加工作5年多来,张国欣一直在倾听人民心声,记录时代声音。

“对理论学习的重视,让他保持着思想的敏锐性和开放度,写出了不少有思想、有见地的报道。”同事李寅说。

2017年11月,张国欣赴安徽省池州市石台县七都镇河口村采访,以《289个红手印,只为留住民委的挂职干部》为题,报道了安徽省民委干部李朝阳担任河口村第一书记后,克服重重困难,从最初不被村民接受到耐心细致地打开工作局面,渐渐将一盘散沙凝聚成一团火,在离任之际被村民集体按红手印挽留的故事。

稿件在《中国民族报》头版头条首发,经各大门户网站转载后,在扶贫干部中尤其是民族系统干部中引发了强烈反响。大家深有感触地说,李朝阳条件有限敢担当、资源不多办法多,为全国民委系统的精准扶贫工作树立了真实可学的榜样。

像这样品质与口碑俱佳的作品,还有不少。今年4月,张国欣深入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采写了国网恩施供电公司肩负起央企的社会担当和时代使命,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与主要业务深度融合,服务民族地区,架起了党和各族乡亲电力连心桥的故事。该长篇通讯在报纸头版头条刊发后,被新华社客户端转载,两天内浏览量突破百万。

今年7月,作为主题教育期间的一项重要安排,中国民族报社组织了“70年·在祖国的怀抱里”大型采访活动,张国欣赴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采访拍摄了老达保寨拉祜族群众在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新时代实践中,从文化自卑走向文化自信,逐渐融入现代化进程的故事。这组由文字和视频组成的融媒体报道在中宣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推出后,获得了高达7万的点赞量。

肩上有道义,笔下有风雷。入职几年来,张国欣平均每年撰写消息、通讯、评论数十万字,业务能力受到了同行们的认可,荣获了中国人大新闻奖、全国民族题材好新闻奖等不少奖项。

2015年7月,张国欣(右)在宁夏红寺堡采访西海固生态移民。(张国欣  供图)

深入群众,在行走中砥砺初心使命

 在中国民族报工作,出差是“常态”。很多老记者都会在办公室备一个行李箱,遇到突发事件,拎上箱子就可以出发。

刚进报社时,同事们的采访故事成了张国欣对记者的认知教材:在汶川地震、玉树地震之后,冒着余震的危险第一时间前往灾区,发回来第一手的现场报道;在海拔4000多米的西藏那曲,顶着严重的高原反应带来脱贫攻坚最前线的调查……

“这些故事为我树立了一个个坐标,时刻对照检验自己是否是一个有理想、有脚力、敢担当的记者。”张国欣说。

从云贵高原到大漠戈壁,从鸭绿江畔到南海之滨,这些年来,张国欣走过了全国的大部分省(市、区),成了报社出差最频繁的记者之一。

行千山万水,走千村万寨,入千家万户,吃千辛万苦。在行走的过程中,张国欣不断地被感动着、激励着,他更明白了自己在为谁而奔走、为谁而写作,更坚定了自己对新闻事业的追求。

今年6月,正值主题教育期间,张国欣在云南布朗山采访,夜宿村民家。乡亲们听说“北京来了人”,都跑过来看他们。老老少少围坐在一起,大家用朴实的话,回忆过去的苦日子,讲现在的好生活。不知不觉已到深夜,皓月当空,大家情不自禁地唱起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嘹亮的歌声响彻在布朗山的夜空。

那一刻,张国欣说自己“内心充满感动”,思想境界仿佛瞬间得到升华。“乡亲们是发自内心感谢党,感恩党的民族政策好。他们讲不出大道理,却实实在在给我上了一堂‘党课’。那一刻,我深深地以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一名民族工作者为荣。”

张国欣说,新闻工作者的征途在路上,而让他感到振聋发聩的主题教育“党课”大都来自田间地头、大漠边关——

在宁夏回族自治区永宁县闽宁镇,回族同胞海国宝深情讲述搬出西海固的乡亲们过上了好日子,感恩共产党让“干沙滩变成了金沙滩”;

在基诺山,“一步跨千年”的基诺族乡亲们从缺医少药到如今的病有所医,感谢“党和国家才是我们健康的守护神”;

在新疆采访时,塔吉克族边防干警鲁克曼出生入死,反恐戍边。他说,能手握钢枪,为国戍边,再苦也愿意。“没有祖国的界碑,哪有我们的牛羊。”

……

各族同胞每一次发自肺腑的表达,都在张国欣心灵深处引起回响。他深刻地理解了这句话:“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老百姓是天地间一杆秤。不忘初心,方能赢得人心。人心在我,便能众志成城。”张国欣说。而对他自己而言,“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就是不忘初心、赢得民心的最好体现。

脚下有多少泥土,心中便有多少真情。张国欣将这份真情、这份责任,化为一篇篇感人的文字、一帧帧动感的镜头。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这是习近平总书记所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话,张国欣将其写在了自己笔记本的扉页上。

(王珍  执笔  曾颖  摄影)

卢旭  编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