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龚明珠:筑牢祖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2020年5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的审议时强调,要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导向,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把祖国北疆这道万里绿色长城构筑得更加牢固。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之后,我们请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龚明珠讲述了内蒙古自治区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未来的计划以及参会感受。
记者:在全国“两会”现场聆听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您有怎样的感想?
龚明珠:和前两次一样,深切地感受到了人民领袖为人民的情怀。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与此前总书记对内蒙古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要求一以贯之,饱含着最浓的人民情怀,共同构成了建设亮丽内蒙古的蓝图总纲。这次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既着眼全国大局,又紧扣内蒙古实际,情深意切、语重心长,对进一步做好新时代内蒙古工作具有全局性、根本性、战略性的指导意义。
记者:近一年来,内蒙古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
龚明珠:这一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决扛起建设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重大责任,咬紧牙关,保持定力,全力以赴推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内蒙古落地见效。积极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加快绿色矿山、绿色园区、绿色工厂建设,进一步严格产业准入标准,编制现代能源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纲要,清洁能源并网装机占总装机的三分之一。
持续加强生态环境系统保护,扎实推进沿黄生态廊道建设,深化“一湖两海”综合治理,围绕统筹山水林田湖草实施一大批重点生态工程,完成营造林作业1331万亩、水土流失治理944万亩。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着力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优良天数比例持续上升,优良水体比例进一步提高,土壤环境质量整体良好。
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评估调整划定“三区三线”,实行环境质量底线和环境准入清单制度,争取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实验区,阿尔山市被命名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记者: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内蒙古发改委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
龚明珠: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很关键。所以,能否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决定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色和高质量发展的成败,即使再难也要全力以赴攻下来。
过去一年,我们着力做好了三件事:一是全力抓好中央环保督察任务整改,牵头负责的6项任务已全部销号。
二是深化“一湖两海”综合治理,修编完成“一湖两海”治理规划(方案),完善部门之间的联席会议制度和督导制度等一系列工作机制,将乌梁素海的整体水质由劣五类稳定提高到五类,呼伦湖、岱海主要水质指标向好,水域面积保持相对稳定。
三是加快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严格执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制度,严格产业准入标准,推动绿色矿山、绿色园区、绿色工厂建设,推进重点用能单位“百千万”节能行动,2019年能耗总量增速较上年大幅回落,单位GDP能耗增幅明显收窄。
记者:对于内蒙古的生态建设有哪些建议?
龚明珠: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新路子,集中体现了新时代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要求,也体现了新时代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定位,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发展理念、发展路径、发展方式、发展目标,必须要保持定力,久久为功。
一方面,要确立生态立区理念,不断完善思路举措。具体讲,从面上,争取设立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以此为契机,整合各方资源,凝聚改革合力,协调推进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和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等各项工作。从线上,加快建立以自然保护地体系为主体的生态空间格局,立足于我区生态系统呈弧形分布特点,在东部探索构建以森林草原为主体的呼伦贝尔国家公园,在西部探索构建以沙漠荒漠为基础的阿拉善沙漠国家公园,在中部探索构建以边防线生态走廊为基础联结东西部的生态廊道,在内蒙古全域形成连续完整的万里绿色长城。从点上,加快创建呼伦贝尔林草国家公园,积极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大幅提高内蒙古自治区生态国际知名度,树立国际认同、国家保护、属地受益的典范。
另一方面,要加强生态保护修复,构筑生态安全屏障。我想重点抓好“三个一”,构建一个规划体系、划定一条生态红线、实施一批修复工程。一是建立统一的空间规划体系。制定实施国土空间规划,整合各类空间管控手段,把该开发的地方高效集约开发好,把该保护的区域严格保护起来。二是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现一条红线管到底,确保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确保祖国北疆生态安全的底线和生命线。三是组织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搞好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体系、退耕还林还草等重点工程建设,组织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建设,治理浑善达克、乌珠穆沁、科尔沁等沙地。
卢旭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