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边富民二十年 携手奋进新时代 ——辽宁省推进兴边富民行动取得明显成效
作为国家兴边富民行动的最早受益地,辽宁省在过去20年里,充分发挥兴边富民行动的引领作用,利用地区资源优势,通过实施强基固边、民生安边、产业兴边、开放睦边、生态护边、团结稳边工程,极大地改善了边境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了边境地区的民族团结,巩固了边境地区的长治久安。
丹东市是辽宁省唯一的边境市,在1999年成为全国第一个兴边富民行动试点地区,先后经历了“先行试点”“全面推进”“重点突破”三个阶段。兴边富民行动正式实施以来,在国家民委等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在中共辽宁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丹东市团结带领边境地区各族群众,牢牢把握这个重大发展机遇,加大抵边乡镇脱贫攻坚力度;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推进边境地区特色农、林产业发展;助力国门互市贸易区建设,建立中朝边民互市贸易区综合服务中心;推进重大生态工程建设,建立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有效地加快了边境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了边境地区各族群众生产生活水平。边境地区社会稳定、长治久安的局面得到进一步巩固发展。
边境城市大变化
丹东与朝鲜隔江相望,是辽宁省唯一的边境城市,境内陆地边境线长306公里、海防线长126公里(含岛屿),全市有39个少数民族、83.95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34.3%,其中满族人口77.2万,占全市少数民族总人口的92%,是全国最大的满族聚居地之一。丹东市辖1个民族自治县,有满族、蒙古族、朝鲜族3个民族乡。20年来,丹东市委、市政府凝心聚力、创新措施,把兴边富民行动作为党和政府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统筹规划、科学实施、深入推进,让边境地区各族人民切身感受到兴边富民行动带来的福祉。
兴边富民行动进一步巩固了丹东市边境地区良好的民族关系。宽甸满族自治县古楼子乡过去经济发展十分落后,老百姓还经常因吃水用水问题发生争执。丹东市利用兴边富民行动专项资金,帮助当地居民修路打井,改善基础设施条件。路通了,心齐了,古楼子乡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民族关系有了很大改善。如今,乡里各族群众互相关爱、共同发展致富的事迹在丹东传为佳话。
边民守土固边的决心进一步增强。20世纪90年代,丹东边境一线农村村民大多以外出打工为生,独居老人和留守儿童较多,守土固边意识不强。丹东市通过积极引导,扶持边境地区各族群众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经济收入,开展“爱祖国、爱家乡、守边疆”等活动,让广大边民以守土为荣、守土为责,进一步增强了守土固边的政治责任感、使命感和自豪感。目前,丹东市沿边一线外出打工的村民逐渐减少,在家发展农业特色产业的青壮年劳动力逐渐增多,出现了外出人员的回流潮。
边境地区经济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实施兴边富民行动,丹东市摸索出依靠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带动边民脱贫致富的兴边富民行动“丹东模式”。全市新增投资亿元以上农业产业化项目8个、年销售收入亿元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户,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148家,农产品精深加工比重达到30%。“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和国家农业信息进村入户工程顺利推进,东港市还被评为“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大力推进边境地区特色农、林产业发展,不断延伸产业链,中药材、食用菌、软枣、蓝莓等产业发展迅速。其中,宽甸满族自治县先后获得“全国生态文明先进县”“中国林业产业示范县”等荣誉称号,被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
通过实施兴边富民行动,丹东市国门良好形象得到进一步提升,建起了沿江、沿边高标准的鸭绿江景观带,提升了城市品位和建设档次,彰显了边境地区的文化魅力、改变了客商特别是外国客商对丹东的旧印象,扩大了招商引资和经贸往来范围。边境民族地区基本实现了村村通油路,尤其是偏远山区的交通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为边民增收致富创造了有利条件,为助推边境地区现代化进程、展现良好的国门形象等发挥了无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电商平台帮大忙
今年63岁的宽甸满族自治县硼海镇上甸子村村民邹德仁,腿脚不好,干不了重活,一家人靠饲养鸡、鸭、鹅维持生活。“电商平台可帮了我的大忙,农产品不仅不愁销路,还能卖上价儿。”自从搭上“品味宽甸”电商的快车,邹德仁不仅成功脱贫,还增强了致富的信心。2019年,宽甸县为1230户贫困人口的特色农产品解决了销路问题,直接或间接帮助像邹德仁一样的贫困户销售特色农产品580万元。
宽甸县以“满乡印象”“品味宽甸”等电商企业为龙头,建立了“京东宽甸扶贫馆”,通过京东、淘宝等第三方平台实现线上运营。同时,依托县级电商扶贫培训中心,开展电商从业人员培训,构建了纵向到村、覆盖全县的电商网络体系,摸索形成了“电商+合作社+贫困户”“电商+企业+贫困户”等一批具有长期性、稳定性的扶贫模式,完成全县179个村互联互通的运输和仓储服务网络建设,确保贫困户生产的农产品能够卖得出、卖得好。山沟里的特色农产品搭上了电商的“快车”,整体附加值和产地品牌形象得到大力提升,也让广大贫困户插上了增收致富的“翅膀”。
宽甸县境内鸭绿江上游的水丰湖水库水质清澈,鱼类品种丰富,素有中国东北第一大淡水湖之称,是世界仅存的几大无工业污染流域之一,水的总硬度、PH值、生物原生质等检验项目都高于国际标准。近乎原始的生态环境,让宽甸鸭绿江冷水鱼的肉质紧实细嫩洁白、肌间无毛刺,吃起来口味鲜美、无土腥味且营养丰富。如今,鸭绿江冷水鱼已成为宽甸的特色招牌菜,众多游客专程来宽甸县品尝“鸭绿江大锅炖鱼”“全鱼宴”等特色美食。
曾经,受困于冷链运输及物流配送,鸭绿江冷水鱼一度鲜为人知,想打开知名度需要借助外部力量进行合作发展。为了让鸭绿江冷水鱼走向全国,宽甸县委、县政府邀请京东集团项目负责人专程到宽甸县考察鸭绿江冷水鱼项目,探讨品牌战略深度合作发展模式,让宽甸的健康美味走向全国百姓的餐桌。如今,凭借电商的技术、平台和物流资源优势,做大做强的鸭绿江冷水鱼产品,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让宽甸的渔业产业、优质农特产品的精准扶贫项目得以顺利开展,不仅能让食客足不出户就能品尝到鲜美的鸭绿江冷水鱼,还让宽甸鸭绿江冷水鱼的绿色品牌名扬四方。
满乡旧貌换新颜
合隆满族乡是丹东市唯一的满族乡,位于丹东东港市北部,全乡地域面积99.1平方公里,辖10个行政村、92个村民组,满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0%。近年来,为积极响应党中央关于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努力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丹东市选择东港市合隆满族乡合隆村作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示范村,实施了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双轮驱动。
统筹推进“三统五化”,实施民族特色村寨建设。改造前的合隆村,道路基础设施较差,路面无硬化、无路灯,大部分群众的房屋、院墙较陈旧,房前屋后乱堆乱放、杂草丛生的现象明显。丹东市为此投入兴边富民行动资金近500万元,吸引带动其他部门配套资金260万元,改造了合隆村的民族特色民房,硬化了屯堡路等,达到了“净化、硬化、亮化、绿化、美化”的“五化”标准。同时,建设民族特色村寨寨门、满族文化长廊、满馨书苑等富有民族文化的基础设施,一个民居特色突出、文化浓郁、人居环境优美的满族特色村寨目前已初具规模。
做好“加减乘除”,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合隆村因山地较多,村主导产业为寒富苹果和板栗种植。近年来,水果和中草药市场价格上涨,为村民发展特色种植业增加收入带来新的机遇。为鼓励村民发展温室草莓、蓝莓、苹果和中草药的种植,鼓励群众提高收入,合隆满族乡党委、政府采取“政府搭台引导,群众唱戏致富”的思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利用兴边富民行动资金40万元引进满族医药五味子项目,引导群众积极参与种植。同时,成立专业合作社,建设了烘干厂进行深加工。如今,全村共有120人参加种植,基地从100亩已扩大到目前的400亩。
算好“投入”和“产出”经济账。为了改变各族群众几十年来养成的仅种植苹果、板栗的务农习惯,引导群众转变观念,推动旅游经济发展,乡党委、政府领着群众算好经济账,积极发展乡村旅游,打造农家乐,走民宿经济的新致富路。如今,村民利用空闲时间接待来村旅游的城市游客,比单纯发展种植业的收入翻好几倍。2019年,合隆村还接待了国家民委的调研组、辽宁省民族工作现场会、辽宁省“厕所革命”现场会等,接待其他县市同志调研和兄弟乡镇、党员群众参观学习60余次,参观人员多达7000人次。
(图片除署名外均由丹东市民宗局提供)
王京莉 高莹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