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心协力建包钢
2021年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提到了“齐心协力建包钢”的历史佳话,唤起了人们对那段光辉岁月的记忆。
60多年前,勤劳善良的牧民为了支持包头钢铁(集团)公司建设,将敖包搬迁新址。包钢的崛起为民族地区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包钢数万名职工与当地的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共同筑起了“民族团结 强企报国”的里程碑。
包钢60余年的崛起奋进路
包钢,是新中国首批建设的三大钢铁企业之一。通过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和各族职工的艰苦奋斗,包钢建成了白云铁矿、机械总厂、焦化厂、选矿厂、炼铁厂,于1959年10月首次出铁,1960年5月首次出钢。改革开放以来,包钢坚持自强自立,持续推动企业提质增效、转型发展,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近年来,包钢生产的高速钢轨、石油套管、汽车板、高级管线钢、高强结构钢等高端产品,广泛应用于京沪高铁、青藏铁路、上海浦东机场、鸟巢、三峡工程、首都国际机场等重点工程,远销6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有40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
深植“民族团结进步”的种子
包钢的建设发展离不开几代包钢人的艰辛付出,“民族团结”在包钢各族职工心目中比稀土还要珍贵。从1988年至今,包钢5次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9次荣获“内蒙古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
60多年来,包钢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时刻关心关注各族职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始终重视对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为祖国北疆的繁荣稳定贡献智慧力量。如今,包钢这颗民族团结进步的种子,在祖国北疆已成长为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
将互助帮扶落在实地实处
作为民族地区的大型国有企业,包钢时刻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为了不破坏草原,包钢规定车辆不准随意碾压草场,不准随便开辟道路,不准扰乱牧民生产生活秩序,尊重草原牧民的风俗习惯。从包钢白云鄂博铁矿医院救治“草原英雄小姐妹”的义举开始,包钢心系农牧民健康的举措从未停止,至今仍坚持每年都派出医疗队赴周边少数民族聚居区无偿送医送药。
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包钢谱写着各民族大团结、经济繁荣、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崭新篇章。在新时代,包钢人将继续高唱《草原晨曲》,弘扬“蒙古马精神”,驰骋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的大道上,全面建设现代化新包钢。
(图片均由包钢集团提供,部分文字来源于《民族画报》蒙古文版2019年第5期)
鹰鸽 采访 卢旭 胡琪(见习)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