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民族记忆 图说多彩中华

关闭

   
当前位置: 首页 > 壮丽征程 > 精神的力量,与共和国一同成长 >> 正文

精神的力量,与共和国一同成长

2019-08-02 民族画报记者 和勇 撰文

鏖战喀斯特。铭记历史,西畴精神放光芒。(中共西畴县委宣传部 供图)

精神,是将一个民族凝聚一心的魂,是一个国家屹立于世界之林的根。

“不屈不挠、人定胜天”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命有机体中不可分割的部分。从远古精卫填海的传说,到古代愚公移山的故事,从“人类奇迹”的万里长城,到贯穿南北的京杭大运河……千百年来,伟大的中华民族,从不惧怕艰险,从不畏惧挑战。不屈不挠、人定胜天,是撑起中华民族坚挺脊梁的信念之一。

人与自然,是一对发展的辩证关系。长久以来,人类在与大自然的对话中,不断调整和修正着自己的作为,从惧怕自然,到对抗自然;从改造自然,到顺应自然,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浴血奋斗,艰苦创业,艰辛探索,开创了人类历史上亘古未有的事业。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卓越领导下,中华民族将人定胜天的精神传承延续并不断完善。从祖国东北的茫茫大平原,到西南边疆的石漠化荒山,从北国戈壁的大漠孤烟,到中原绝壁上雕琢的空中悬河……任凭时空变幻,不屈不挠、人定胜天的民族精神从未改变过。顺应历史,顺应民心,在人与自然的大命题之下,不屈不挠、人定胜天的民族精神与共和国一同成长,并日趋发展、不断完善。荒滩变良田,戈壁变草原,绝壁凿水渠,播绿护蓝……秉持不屈不挠的精神改造自然,将恶水穷山改造成绿水青山。顺应自然,合理利用,又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与共和国一同成长的,未必全都是有形的人和物。精神,这种无形的力量,在一代代共产党人的传承下,与我们伟大的祖国一同成长。

北大荒精神——莽莽荒原上创造的壮举

北国,黑龙江。北大荒博物馆内,一面长达25米的铜墙上,镌刻着长眠于黑土地的北大荒人的名字,祖国和人民不会忘记,他们是12342名拓荒者。60多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蛮荒,几代中国人在这里写下悲壮而辉煌的拓荒史诗。如今,更多的北大荒人及其后代依然在此奋斗拼搏,将这里从人迹罕至的“莽莽荒原”建设成富饶丰盈的“中国饭碗”,是北大荒精神造就了这样的奇迹。

2018年9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黑龙江农垦考察调研。他双手捧起一碗大米,意味深长地说道:“中国粮食!中国饭碗!”一年生产粮食400多亿斤,累计为国家提供商品粮超过6000多亿斤。历经几十年的开发建设,被称为“北大荒”的黑龙江垦区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粮食战略后备基地和国家级现代化大农业示范区,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支援国家建设、维护边疆稳定作出了重大贡献。

黑龙江垦区的友谊农场水稻田。(新华社 供图)

黑龙江垦区五大连池农场第一管理区的职工在清理丰收的大豆。(新华社 供图)

工人在852农场内分装粮食。(新华社 供图)

北大荒地处高纬度的边塞之地,因“荒芜”得其名。这里总面积5.76万平方公里,分布于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完达山和小兴安岭地区。1947年,为响应毛泽东同志“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号召,伴随着解放战争的硝烟,一批军人来到这里,在荒原上点燃了“第一把火”,拉动了“第一把犁”,唤醒了沉睡的荒原。20世纪50年代中期,王震将军亲率10万名复转官兵挺进北大荒,由此开始规模化的开发建设。在东北三江平原的亘古荒原上发起了“向地球开战,向荒原要粮”的伟大壮举。

伴随着共和国的成长,几代拓荒人承受了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战天斗地,百折不挠,用火热的激情、青春和汗水把人生道路上的句号划在了祖国东北那曾经荒芜凄凉的土地上。“早起三点半,归来星满天,啃着冰冻馍,雪花汤就饭。”这首当年流行的歌谣,是北大荒人在此生活的真实写照。他们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用青春和智慧征服了这片桀骜不驯的黑土地,实现了从北大荒到北大仓的历史性巨变。半个多世纪以来,黑龙江垦区广大人民群众在特定历史条件和极其艰苦的环境下,培育和锤炼出“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北大荒精神。垦荒大军前赴后继,用青春、热血、生命诠释了这一精神。

人们赞美拓荒者,歌颂拓荒牛,更颂扬在艰苦跋涉中取得辉煌业绩的北大荒精神。(民族画报资料)

几架飞机在友谊农场的大豆田内进行航化作业。(新华社 供图)

新时代赋予了北大荒精神新的意义。如今,面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要求,北大荒人深化国有农垦体制改革,以垦区集团化、农场企业化为主线,推动资源资产整合、产业优化升级,建设现代农业大基地、大企业、大产业,努力形成农业领域的航母。北大荒精神与时俱进,展现了旺盛的生命力。

红旗渠精神——悬崖绝壁上开凿的奇迹

随着国家建设如火如荼,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也在中华大地蔓延开来。

中原,河南。蜿蜒于绝壁之上,穿梭在峻岭之间,被林州人民誉为“生命之渠”的人工天河红旗渠,到今天已流淌近60年。50多年前,林州十万大军绝壁穿石、挖渠千里,引一渠清水进家门,把中华民族精神之旗插在太行之巅。20世纪60年代,在时任林县(今林州市)县委书记杨贵的带领下,10万名建设者在今日的红旗渠景区凭借着简陋的建设工具开始了浩浩荡荡的红旗渠工程。1960年春,红旗渠首拦河坝工程,95米的坝体只剩下10米宽的龙口尚未合拢,河水奔腾咆哮,500多名共产党员、共青团员跳进冰雪未消、寒气逼人的激流中,排起3道人墙,臂挽臂,手挽手,高唱“团结就是力量”,挡住了汹涌的河水……工程历时近10年,这些伟大的建设者们,共削平山头1250座,架设渡槽152座,开凿隧洞211个,修建各种建筑物12408座,挖砌土石达1515.82万立方米,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修筑了长达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据统计,如果把这些挖砌的土石垒筑成高2米、宽3米的石墙,其长度可纵贯祖国南北,绕行北京,将南国的广州与北国的哈尔滨连接起来。

红旗渠的施工场面。(新华社 供图)

河南省林县红旗渠的总干渠一角。(民族画报资料)

红旗渠是林州人民创造的一大奇迹,是党和人民刻在太行山岩上的一座丰碑。从1960年起,毛泽东主席多次指示必须大兴水利,给后来林县人民开凿红旗渠奠定了基础。周恩来总理生前对红旗渠的建设倾注了很多心血。他曾自豪地告诉国际友人:红旗渠精神——悬崖绝壁上开凿的奇迹“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红旗渠。”1974年,新中国参加联合国大会时,放映的第一部电影就是纪录片《红旗渠》。

红旗渠被林州人民称为“生命渠”“幸福渠”。它的修建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林州人民的生存条件,促进了林州的经济发展,而且孕育产生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

红旗渠精神辐射出巨大的影响。河南省辉县市的郭亮村位于太行山腹地一面高约300米的垂直悬崖上,巨大的悬崖像一道屏障隔开了村庄与外界的联系。从1972年开始,高举红旗渠精神的旗帜,村民们用5年多的时间在峡谷绝壁中凿出了一条长达1250米的绝壁公路。与凿壁引水的红旗渠一样,凿壁开路的绝壁公路,不仅成为艰苦环境中的工程奇迹,更是艰苦奋斗改变落后面貌的一处精神高地。一条绝壁公路,改变了一个村庄的命运,使一个极端贫困的村庄,成为脱贫致富的小康村。

绝壁公路建成40年实现山村巨变,一辆汽车行驶在河南省辉县市郭亮村的绝壁公路上。(新华社 供图)

绕在太行山际,穿梭在峻岭之间,红旗渠宛若掉落人间的天上银河,游走于太行绝壁。(新华社 供图)

当年一钎钎一炮炮锤炼出的红旗渠精神,在筑梦中国的实践里历久弥新。图为游客乘船游览红旗渠景区青年洞景点。(新华社 供图)

如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红旗渠精神教育和生态旅游功能日益凸现,形成了以红旗渠爱国主义教育游和太行山大峡谷绿色生态游的“一红一绿”交相辉映的旅游品牌。“蓝天白云做棉被,大地荒草当绒毡。高山为我放岗哨,漳河流水催我眠!”当年红旗渠青年的豪迈与乐观,深深感染了前来参观的年轻人。“发扬自力更生、创新求实精神,用知识和智慧建设祖国”成为当代青年的共同心声。

西畴精神——西南边陲的脱贫范例

在少数民族地区,不屈不挠、艰苦奋斗的精神也让边疆人民有了新的展望。

走进位于西南边陲的革命老区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西畴县,一面面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大街小巷里,“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标语格外醒目。

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初,以“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为核心内容,以“不等不靠不懈怠,苦干实干加油干”为新时代内涵的“西畴精神”,是文山州各族人民在长期脱贫实践中共同创造的,以西畴县为典型代表的集体智慧结晶,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延续和传承,是对“延安精神”“大寨精神”“红旗渠精神”“兰考精神”的继承和发展,是文山州、云南省乃至全国贫困地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精神内核和强大精神动力。

“三光”石漠化改造。(吕德仁 摄影)

西畴县少数民族人口多,人多地少,人均耕地不足一亩。这里石漠化程度深,全县99.9%的国土面积属于山区,喀斯特山区占75.4%,曾被国外地质专家判定为“基本失去人类生存条件的地方”。

昔日,西畴县石漠化导致百姓生活贫困,许多人家没有遮风挡雨的一间陋室。(中共西畴县委宣传部 供图)

昔日石漠化地区学生就学难。(中共西畴县委宣传部 供图)

面对恶劣的生存环境,三十多年来,西畴人民不悲观、不埋怨、不畏缩、不放弃、不抛弃,勇于向大山宣战、向石漠化宣战,在不等不靠的苦干实干和创新探索中铸造了“搬家不如搬石头,苦熬不如苦干;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西畴精神,探索走出了“山顶戴帽子、山腰系带子、山脚搭台子、平地铺毯子、入户建池子、村庄移位子”的“六子登科”石漠化治理新路;探索创造出群众主动、精神鼓动、干部带动、党政推动的“四轮驱动”农村公路建设模式,被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政府列为全省农村等外公路试点县;在决战脱贫攻坚中出台实施“十大精准脱贫路径”,把脱贫攻坚不断引向深入。

搬家不如搬石头。(吕兴仁 摄影)

“三光”石漠化综合治理取得成果,促进旅游业发展,每天到此旅游观光的人络绎不绝。(列来拉杜 摄影)

西畴县西洒镇岩头村,因位于大山的悬岩之上而得名,长期以来不通公路,群众出行困难,发展严重滞后。“以前进村难走得很。现在修通了水泥路,方便多了。”村民李光祥看着修到家门口的路,幸福的笑容藏都藏不住。现在,岩头村的入户路修到了村民家门口,村民们还喝上了自来水,翻盖了新房子,村里培育了新产业,全村15户人家喂养山地鸡2000多只、商品猪1000余头,种植核桃106亩,逐步走上了强化基础设施、培植特色产业、筑牢生态屏障、改善人居环境的新路子,正朝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康庄大道昂首向前。

岩头村李华明等“大山里的现代愚公”带领乡亲们凿出大山里的最后一公里路。(列来拉杜 摄影)

三轮摩托车行驶在岩头村石头缝里凿出的山路上。(列来拉杜 摄影)

通过发展蔬菜等种植业,农民走上了脱贫致富路。(列来拉杜 摄影)

兴街镇江龙村地处岩溶山区,因生态恶化造成的“喝水、吃粮和用钱”三大难题一直困扰着全村群众,是当地有名的“救济村”。1990年以来,饱受石漠化危害的江龙村群众,通过石漠化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农村能源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相结合,加大对环境治理和建设发展力度,实施“山、水、林、田、路、村”综合治理,走出了一条“还原生态、控制源头、标本兼治、协调发展”之路。“在退耕还林的同时种植柑橘,既能涵养水土,还有一定的经济收入,我们这里水紧张,柑橘对水的要求不高,比较适合我们这里的气候。到10月份你们再来,橘子红了更好看!”村民魏大爹说。

石漠化得到治理,农民发展蔬菜种植业。(列来拉杜 摄影)

西畴县戈木村的果农正在收获葡萄。(蒋天辉 摄影)

柑橘丰收果农笑(中共西畴县委宣传部 供图)

在长期苦干实干中,西畴人民喊响了“要致富,先修路”的口号,各族群众劈开顽石,打开了一条条致富通道,破解了出行难题。二十多年来,共开挖进村道路3000公里,乡村公路是全省平均公路密度的3倍以上。十八大以来,全县共投入财政补助资金1.2亿元,带动群众自筹资金和投工投劳7亿余元,硬化农村等外公路2100多公里,实现了行政村通公路率达100%,村民小组路面硬化率达91%。在杀鸡场村柑橘专业合作社的橘园里,漫山遍野的果树结满了黄澄澄的千金橘,来自广西的果农谢柱林在这里安了家,“我们老家离这里也不远,如今路一通,全国各地的收购商络绎不绝,我在这里承包了30多亩地种橘子,以后这里的发展会更好的。”谈及未来,谢柱林信心满满。

塞罕坝精神——绿色中国的生动实践

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在与大自然的对话中被赋予了新的内涵。

2017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北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感人事迹作出重要指示指出,55年来,河北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听从党的召唤,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他们的事迹感人至深,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生动范例。

绿色发展改变了塞罕坝的面貌。(新华社 供图)

塞罕坝精神得到传承,图为年轻的林业工作人员正在采集数据、收集样本。(新华社 供图)

位于河北省北部的塞罕坝,曾经是茫茫荒原。塞罕坝在蒙古语里意为“美丽的山岭”。盛夏,这里是一望无际、深浅不一的绿,林海苍翠连绵,绿草如茵铺展,野花芬芳斗艳,美不胜收。

1962年369名年轻创业者奔赴塞罕坝,驻扎苦寒之地,开启理想征程。50多年来,三代林场人从未停止过造林。如今,坝上林场面积已达112万亩,成为世界最大的人工林海。这里的风沙得以阻挡,空气得以改善,水源得以涵养,巨大的绿色宝库正源源不断滋润着无数后代子孙。每棵树的年轮,都记载了这里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的进程。据中国林业科学院评估,如今塞罕坝森林生态系统每年可涵养水源、净化水质1.37亿立方米,固碳74.7万吨,释放氧气55万吨,成为守卫京津的重要生态屏障。随着塞罕坝机械林场大规模人工造林阶段基本结束,全面进入以森林经营为主、造林为辅的时期,塞罕坝绿色发展的理念不断完善,种树、间伐、苗木培育、景观修复、森林旅游、碳汇交易、抚育森林……塞罕坝人逐步构建可持续经营的绿色产业体系,在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之间取得平衡。绿色发展改变了塞罕坝的面貌,让这里成为河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如今,塞罕坝形成了苗木、旅游、风电、木材等多种产业,据评估,塞罕坝资源总价值为202亿元,投入与产出比为1 :19.8。周边村民也长久受益,林场不仅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其中森林旅游的发展,更带动了周边地区的农家乐、休闲游等产业发展。当地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每年吸引游客50多万人次,一年的门票收入可达4000万元,每年可实现社会总收入6亿多元。

塞罕坝形成了苗木、旅游、风电、木材等多种产业。(张伊华 摄影)

森林旅游的发展,更带动了周边地区的休闲游等产业发展。(张伊华 摄影)

2017年12月,在肯尼亚内罗毕举行的第三届联合国环境大会上,我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范例——河北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被授予“地球卫士奖”。这不仅是世界对中国生态环境建设的充分肯定,也是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高度赞赏。在国内不断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的态势下,近五年间我国重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进展顺利,森林覆盖率持续提高。生态环境治理明显加强,环境状况得到改善。

今年1月,2019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启动“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是重点工作之一。“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由中国国家领导人2017年5月倡议建立,由中国生态环境部与中外合作伙伴共同发起,旨在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形成绿色发展共识,推动共建国家和地区可持续发展,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我国生态环保合作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中国正通过绿色“一带一路”建设,与沿线国家一道守护绿水青山,为造福人类共有家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懈努力。图为参加阿拉伯国家防沙治沙技术培训班的学员在宁夏盐池县毛乌素沙地边缘参观。(新华社 供图)

中国,正逐渐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在中国,几代人的奋斗成功实现塞罕坝、库布其等“人进沙退”,这样的成功范例让“一带一路”的伙伴们倍加重视中国的防沙治沙技术和经验。中国在绿色发展上的成功经验,受到国际欢迎。“一带一路”沿线地区正在形成绿色发展共识:打造政策对话沟通平台、环境知识和信息平台、绿色技术交流与转让平台,使联盟更好地为各国服务,取得务实成果。

守护“一带一路”上的绿水青山。图为内蒙古杭锦旗库布其沙漠生态科技中心保留的沙丘。(新华社 供图)

小滦河景观。(中共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委宣传部 供图)

生长于同一颗星球、呼吸着同一片空气。“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中国正通过绿色“一带一路”建设,与沿线国家一道守护绿水青山,为造福人类共有家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懈努力。“塞罕坝精神”也成为中国绿色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和骄傲,它始终提醒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自觉为建设美丽中国、绿色中国而不断奋斗!

石薇  编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