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奖】符号 黄河
沿黄河顺流而下,走过草甸,掠过峡谷,经过城市,从青海到甘肃,从宁夏到内蒙古……我们已随黄河奔流了几千里,走过了大半行程。从源头开始,我们是以空间位移在梳理这条伟大的河流,讲述黄河岸边故事。经过陕甘宁的地界,临近黄河的核心区域,耳畔仿佛已经响起壶口瀑布的咆哮声。这一次,我们试图换一种方式来解读黄河。
提到黄河,浮现在你眼前的会是什么?十之八九会答:壶口瀑布。从某种意义而言,壶口瀑布是黄河的象征,是黄河最为显著的一个符号。当然,黄河的符号不止这一处,见微知著,如果将黄河符号化,我们会看到一条什么样的黄河?将黄河符号化,首先得捋清什么是符号。“二十一世纪是符号学世纪。”我国学者赵毅衡在《符号学:原理与推演》一书中这样写道:符号是一种携带意义的感知。符号首先能被感知,同时被感知到的符号一定是有意义的。而符号化就是观察者在观察或感知到一件事物的时候赋予它的某种解释。
我们试图将黄河符号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认知、解释、找寻意义的过程。从壶口瀑布开始,同我们一起来发现不一样的黄河!
大地的符号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每当雄壮的《黄河大合唱》响起,每一个中华儿女都会为之振奋。那滔天的巨浪,那奔腾的波涛,发出怒吼,发出咆哮,那是中华民族誓死保卫黄河、保卫家乡、保卫全中国的呐喊。抗日战争时期,革命诗人光未然、音乐家冼星海,就是在黄河壶口瀑布壮丽情景的激励下,谱写出鼓舞人民斗志的《黄河大合唱》。也因为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每当提起黄河,浮现在人们脑海里的画面十有八九是壶口瀑布。
可以不夸张地说,壶口瀑布就是黄河的首要符号。
黄河壶口瀑布位于陕西省宜川县城以东与山西省吉县以西之间的秦晋大峡谷黄河河床中,因其气势雄浑而享誉中外。滔滔黄河水在流经山西省吉县龙王山附近时,水面由三百多米乍缩至五六十米,飞流直下,如壶注水,故曰“壶口”。《水经注》记载:“禹治水,壶口始”,传说壶口是大禹治水时凿石导河之处。黄河流至壶口一带,两岸苍山夹峙,把黄河水约束在狭窄的黄河峡谷中,河水聚拢从河道上排排涌来,收束为一股,其势如千军万马,前呼后拥,奔腾呼啸,巨大的浪涛注入谷底时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惊涛拍岸,云雾排空,其雄壮之势无与伦比。
观赏黄河壶口瀑布,有“两岸之分”,黄河主流为晋陕两省的省界,因此黄河壶口两岸也分属山西与陕西。从山西方向观壶口瀑布,河床低矮却宽阔,视界低于对岸,因抬头仰视,所以有“山西壶口观赏细节”的说法。而从陕西地界观壶口,河岸要高于对岸,视野开阔呈俯视,飞流直下、大气磅礴的感觉尤为明显,因此有“陕西壶口观看气势”之说。壶口景色四时各异:严冬时节河面冰封,冰挂晶莹;春来则凌汛咆哮,震耳欲聋;盛夏则大洪盈岸,蔚为壮观;秋季则洋洋洒洒,彩虹通天。毋庸置疑的是,不论春夏秋冬,壶口瀑布都是黄河之上最耀眼的一处坐标。
而同样是歌,《黄土高坡》牵扯出的则是与黄河难分难舍的另一份情怀。“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都是我的歌,我的歌……”当高亢的歌声在耳畔响起,与黄河紧密相关的特定地貌就铺陈在眼前。黄色,这一共同的介质,将黄河与黄土高坡紧密地捆绑在一起,在人们脑海里似乎就是条件反射似的存在——提到黄河必然联想到黄土地,说到黄土高坡必然想到滔滔黄河。
黄天厚土大河长,沟壑纵横风雨狂。没有轻柔细雨、没有水波荡漾,与这片黄土地相关的词汇,往往是粗犷豪迈、热情奔放或是壮阔苍凉。西起乌鞘岭,东至太行山,位于黄河中游地带的黄土高原,地形奇特,主要包括山西全境、陕西北部,以及甘肃、青海、宁夏、内蒙古、河南等省部分地区。如果说河流塑造了江南水乡,那么黄土高原的缔造者就是风。2200万年前,青藏高原已经高高隆起,阻挡了来自印度洋的水汽,导致内陆形成大面积的沙漠。强劲的冬季风在沙漠中卷起沙尘,沿着青藏高原的边缘向东推进。地表的黏土和粉砂颗粒被风带到高空,当遇到从海洋来的东南季风,沙尘就变成土雨降落,年复一年,堆积形成了黄土高原。黄土高原面积占陕西总面积的40%,黄河从陕西、山西穿过,形成特殊的地质地貌景观。黄土高坡的存在,赋予了这条大河色彩,也赋予了这条大河名字,更造就了这条大河非凡的意义。同样的,如果没有了这条拥有独特色彩与气质的大河,干涸的黄土高原也定会少了灵气。
“我漫步黄河岸边,浊浪滔天向我呼唤,祖先的历史像黄河万古奔流……”还是一首歌,大气磅礴的《我们就是黄河泰山》却将我们带入黄河的另一个层次,一个更为高级的符号——文化。人类依水而居,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先民早期最主要的活动地域,也是中国早期文化形态的主要诞生地。在旧石器时期,这里出现了山西西侯度猿人、陕西蓝田猿人、大荔猿人、山西襄汾丁村早期智人和内蒙古乌审旗大沟湾晚期智人。到新石器时代,在黄河流域形成了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老官台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等人类文化。这些“文化”是黄河文化发展伊始的主要形态,也是中华文明的起点。进入文明社会以后,黄河流域先后兴起了夏、商、周文化;从春秋战国到秦汉王朝大一统时代,黄河流域经历了秦文化、三晋文化、齐鲁文化等多元并立和多元一体的文化融合发展,形成了黄河文化完整的文化体系。在随后历经千年的发展过程中,黄河文化不断吸收北方游牧文化,并向江淮流域和珠江流域持续进行文化输出,融合其他地域文化,最终形成了以黄河文化为核心、多元一体的文化体系——中华文明。中华文明历史表明,黄河流域在中华民族形成过程中发挥着关键的凝聚作用。黄河文化符号是中华文化符号体系的主体展示,黄河文化符号体系的建构是中华民族根魂的具体体现,研究黄河文化的符号重构,对于中华文化的认同塑造具有重要意义。
风物 黄河
风物,也是一种符号。
风物一词,出自晋代陶潜《游斜川》诗序:“天气澄和,风物闲美。”风物,一指风光景物,二指风俗物产。风物之上,承载着的常常是民俗。民俗风物反映的是各民族独特的传统生活习惯和生活物品特色,作为人们生活方式的直接体现,隐含着非常丰富的符号和象征意义。自古以来,黄河流域就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摇篮,在这片狭长而又广袤的土地上,各族人民以黄河水的滋养,繁衍生息,共同造就了悠久而灿烂的文化。
大河之上,多要行船,而黄河上的“船”,也颇有“黄河”特色。
羊皮筏子,就是黄河上的“船”。以前,黄河上载人过河的“船”多是皮筏子。皮筏子有牛羊皮两种,古称“革船”,是一种原始而古老的水上交通工具,有着上千年历史。《水经注·叶榆水篇》中记载了1900多年前“汉建武二十三年(公元47年)王遣兵来乘革船南下水”。在《太白阴经·战具篇·济水具》中,更详细地记载了它的制作过程:“浮囊以浑脱羊皮,吹气令满,紧缚其孔,缚于胁下,可以渡也。”用羊皮筏子送人渡河、运载货物这种交通方式,在青海、甘肃、宁夏、陕西、山西境内的黄河沿岸都有。制作羊皮筏子的关键是剥制完好无损的羊皮囊,每一个羊皮筏需9—12个皮囊。不要看羊皮囊小,若500个羊皮囊扎成一个大筏子载上货物,其气势如同雄伟的“军舰”。如今,黄河上无数座大大小小的桥梁早已将天堑变通途,依然漂流的羊皮筏子,功用已不再是摆渡拉货,乘坐的人多半是寻幽探奇的游客。乘坐羊皮筏子已成为黄河旅游的一个重要项目,这个古老风物的生命也因此得以延续。
与羊皮筏子一样,因功能发生转变再现青春的还有黄河上的水车。
黄河水车,曾是多少人脑海里的经典画面。水车是我国劳动人民发明的灌溉工具,是农耕文化的重要产物,水车的发明为我国农业文明和水利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并助推了农业发展。自黄河两岸矗立起大大小小的水车那天起,滔滔黄河水便被引入两岸的田地,对灌溉农田提供了极大帮助。不仅如此,水车所提供的动能,也被合理地用在两岸百姓的生活中,极大地推动了黄河流域经济社会的发展。
随着黄河上大大小小水利设施的修建以及机械化灌溉的推广,水车,这一农耕文明的产物已渐渐退出历史舞台。庆幸的是,黄河水车文化并没有中断。“一架古老的水车转了多少年/一支深情的歌总也唱不完/黄河水车吱呀吱呀地转/引来天上的水浇灌河两岸/织出丰收的景看得人心暖/黄河水车呀吱呀呀地转/转去苦难/转来甘甜/转得春色满人间……”一首流行于黄河两岸的《黄河水车》承载着很多人对黄河水车的情感,水车情节已经融入了生长于黄河两岸的人们的血脉记忆。黄河水车高大质朴,豪放亦不乏美感,粗犷而不失精致,一道道木楞累积出承载着人们温情与希望的风景线,在古老的黄河文明中熠熠生辉。2006年9月,黄河水车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黄河流经的黄土高原,沟壑纵横,孕育着黄土地独特的文化。遍布在沟沟壑壑上的窑洞,便是这种文化的直接体现。
窑洞,是黄土高原上特有的民居形式,具有十分浓厚的汉族民俗风情和乡土气息。在窑洞最为集中的陕北,以前有“有了窑娶了妻,才算成家立了业”的说法,足以见得窑洞在这黄土地上的重要地位。陕北的窑洞主要分为三种:石砌的为石窑,砖砌的称砖窑,土崖上挖出的窑洞则叫土窑,其中土窑最具陕北特色。窑洞的最大优点就是冬暖夏凉,俗话说“家暖一盘炕”,冬季滴水成冰,窑外北风呼啸,窑内灶膛里烧点柴禾,炕上便暖融融的。陕北人还在炕周围一尺多高的墙面上绘制了内容丰富、绚丽多彩的图案,称为“炕围画”。炕围画最初的出现,是出于防止炕围墙皮脱落或衣被污损的需要,随着人们审美境界的提高,一些民间画工逐渐尝试在炕洞上彩绘,炕围画便由最初的实用设施慢慢演变为民间艺术。火热的土炕、窑洞的圆弧形成的拱形木窗、木窗上火红的剪纸……这经典的画面,是陕北人对“家”最好的诠释。
窑洞之外,飘荡在黄河两岸及黄土高原上空的,是高亢的“信天游”和欢腾的安塞腰鼓。
“信天游”是黄土高原广泛流行的一种民歌曲式,最能代表陕北民歌的风格。其节奏自由、淳朴大方、高亢悠长。歌有长有短,短歌只有一小节,长的可连接数十节甚至成百上千节。“信天游”多为即兴而歌,其中大部分歌咏爱情,表达对美好人生的渴望。
安塞腰鼓历史久远,其豪迈粗犷的动作变化、刚劲奔放的雄浑舞姿,充分体现着陕北人憨厚朴实、悍勇威猛的个性。安塞腰鼓表演可由几人或上千人一同进行,气势磅礴。
一曲曲高亢的信天游,一声声奔腾豪迈的安塞腰鼓,一步步潇洒跃动的陕北秧歌,舞动出黄土地的欢腾和希望。如今,当地百姓转变了只把民间文艺当作娱乐的理念,让祖辈传承的资源变为致富源泉,“生活在城镇、产业在农村、致富在旅游”的愿景正在变为现实,“住窑洞、听信天游、欣赏安塞腰鼓”也成为黄河——黄土高坡旅游的热门项目。这些黄土高坡的文化符号越来越彰显着新的能量,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正通过文化旅游增收致富,奔向自己的幸福生活。
幸福的歌儿传四方,飘洒在黄河两岸及黄土高坡上空的还有“甜蜜”。
苹果,是我国主产水果之一。黄河流经的黄土高原以及黄河故道区,其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和土质,十分适宜苹果生长。包括陕西渭北、山西晋南和晋中、河南三门峡和甘肃陇东在内的黄土高原产区以及黄河故道产区,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的苹果主要产区。甘肃的静宁苹果、陕西的洛川苹果、河南的灵宝苹果都是果中上品。革命老区延安,东有宜川的壶口瀑布,南有洛川的漫山苹果园,金秋时节来延安,赏完壶口瀑布的壮美,再往洛川品尝苹果的香甜,口口相传间,便有了闻名全国的苹果“延安红”。
黄河两岸的风物,何止这些。不管是塬上还是梁下,不管是河东还是河西,不论是上游、中游还是下游……黄河两岸,日新月异;黄河风物,历久弥新。风物,正承载着黄河流域这片热土上各族人民过上好日子的美好愿景,散发着光彩。
色彩 黄河
色彩,也是一种符号。
黄河,一条被颜色赋予名字与生命的河流。《说文解字》中称黄河为“河”,最古老的地理书籍《山海经》中称黄河为“河水”,《水经注》中称“上河”,《史记》中称“大河”。到了西汉,有了“浊河”或“黄河”的称谓,《汉书》有“使黄河发带,泰山如厉”的记述,到唐宋时期,黄河这一名称才被广泛使用。
名曰黄河,当然是黄色的。在五方的概念中,中央为土,色黄。黄是土地的颜色,黄河的黄,也来自土地,来自黄土。广袤的黄土高原,梁呈长条状垄岗,峁呈圆形小丘,塬面或峁顶与沟底落差巨大,黄土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植被稀疏,在长期暴雨径流的水力侵蚀和重力作用下,滑坡、崩塌、泻溜极为频繁,成为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地。也由于这夹带着泥沙的黄色,令黄河流域的先民数千年来一直与之博弈,也在共生共处中形成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黄河的“黄”,在文化意象里,衍生出特定的对应关系:黄土—黄河—黄种人,中华文明重要的文化底色在此着色,从而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黄色文明”,就这个意义而言,黄河的黄,在中国人的心中永远不会变。黄河的底色不会变!
然而,在不同的空间与时间维度里,黄河可能在变化着——黄河,未必就是黄色的。
空间转换,黄河会呈现不一样的色彩。
“蓝色”。回到黄河源头地区,当你看到湖泊星罗密布的星宿海,那一个个晶莹的湖泊如天上的珍珠洒落,你会认出这是黄河最本初的模样吗?鄂陵湖,无边无垠的蓝让它有了“蓝色的长湖”之名。那动人的蓝,仿佛整片天空都掉了进去。那水面之蓝浩如烟海,蓝得气势磅礴。在源头,黄河与天同色,蓝色才是主色调。大河终入海,黄河源头的蓝与大海之蓝,首尾相互呼应,似乎讲述着一个天地轮回的故事。
季节更替,黄河也会呈现出不一样的色彩。
“白色”,冬日里的黄河展现的是冷静的白。进入三九天,高纬度地区气温持续降低,黄河水面形成大面积的流凌。黄河内蒙古清水河县段,河面已经完全结冰,河道如一条白色缎带向下游蜿蜒而去。冰冻的河面上,静止不动的冰凌如一片片平铺的荷叶,从空中看去甚为壮观。冰凌累积形成的厚厚冰层延伸到河中央,将河道挤成了一条狭长的通道。河道里的流凌奇形怪状,如脱缰的野马,拥挤着、推搡着,发出低沉雄浑的响声。到了山西地界,冬天的壶口瀑布,冰挂晶莹剔透,平时“湍势吼千牛”的瀑布,在“冷静”中呈现出别样风情。每年“小雪”节气过后,气温降至零度以下,平日咆哮奔腾的河道凝结成洁白的“玉带”,瀑布冰封最厚处达到了十几米,位于瀑布下方的“龙槽”被坚冰填平,在局部河面还形成了冰丘。少量流动的河水在壶口龙槽里冲腾起水雾,经凛冽的寒风吹彻,在两岸岩石及护栏上凝结,冰挂、冰柱、冰墙,晶莹剔透,洁白如玉,堪称奇观。
人定胜天,大自然是可以被人类改造的,在这个设定下,黄河变绿了。
“绿色”。除了上游的一湾湾清澈,随着黄河干流上一座座水利枢纽的建成,特别是世纪工程——小浪底水利枢纽建成后,黄河中的泥沙得到了良好的、可控的调节。自1919年黄河有水文记录以来,黄河实测最高含沙量达每立方米911公斤,年度最大输沙量达39.1亿吨。内蒙古鄂尔多斯和陕西延安、榆林是黄河最重要的沙源,经过30多年治理,鄂尔多斯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度达50%。近20多年来,黄土高原生态治理成效卓著,正发生着由“局部好转、整体恶化”向“整体好转、局部良好发展”的历史性转变。1999年至2015年,延安累计退耕还林1070万亩,覆盖了当地19.4%的国土面积,植被覆盖度达67.7%。据试验,当坡面完成生态治理,使径流不下沟,则沟壑地的径流、泥沙分别减少58%和78%。榆林市一项调查表明,仅通过淤地坝建设,就减少水土流失量三分之一。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提供的数据显示,近20年来,通过水土保持措施,平均每年拦减入黄泥沙4.35亿吨。天下黄河不再只有上游清,在黄河的很多河段,在水流平缓的河湾处,两岸高山倒影可见,形成了一幅幅绿水青山、高峡平湖的美丽画卷。随着我国对黄河治理的持续深入,一条真正造福于民的绿色黄河正蜿蜒流长。
黄河还能是什么颜色呢?透过历史的折射,黄河是红色的。明年即将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黄河,在我们党的成长历程中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时期,黄河流域的陕甘宁边区是中国抵御侵略和解放战争的战略决策中心,在中国近现代发展进程中影响深远。黄河文化以其博大深厚的文化内涵深刻影响着中国近现代的革命事业,同时创造性地吸收马克思主义思想,在实践中发展出了红色文化、爱国主义及生态文明等新的文化内涵,为黄河文化乃至中华文明增添了新鲜的内容。从这个意义而言,黄河是“红色”的。
黄河是多彩的,黄、蓝、白、绿、红……我们解读出了丰富的色彩符号,赋予黄河无限的可能。
黄河是变化的,黄河又是不变的,这种“变”与“不变”是辩证的,需要我们用心去解读、去发现、去感受。不论时空怎样变幻,黄河的底色不会变,她永远都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血脉里,都奔流着一条黄河。中华儿女在拼搏奋斗中,正在为黄河精神注入新的内涵。进入新时代,黄河,这条伟大的母亲河正日新月异,焕发着新的光彩,奔涌向前。
王京莉 和勇 石薇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