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我们共同的家
201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入了各民族跨区域大流动的活跃期,做好城市民族工作越来越重要。做好城市民族工作,让城市更好地接纳少数民族群众,努力创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让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
为做好新时代城市民族工作,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保障各族群众合法权益为核心,以做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为重点,以推动建立相互嵌入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为抓手,完善各族群众平等进入市场、融入城市的政策导向和制度保障,积极帮助解决就业就学、社会保障、租房租赁等问题,努力让外来各族群众留得住、过得好、能融入。
通过北京市的街道、马鞍山市的社区以及昆明市开展城市民族工作的实践,让我们看到城市已经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广阔平台,各族群众正在这里共享发展成果、共建美好家园……
北京:唱响主旋律共话民族情
5月是石榴花盛开的季节,在北京市东城区第10个民族团结宣传月到来之际,永定门外街道组织辖区内居民欢唱民族歌,跳起民族舞,喜迎建党100周年。在富莱茵社区,居民们唱响《爱我中华》,嘹亮的歌声在社区广场久久回荡……
北京市东城区永定门外街道是北京市民族工作重点街道之一,辖区内居住着汉、回、满、蒙古、维吾尔等15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约3000人,有市级民族工作重点社区天天家园社区和区级民族工作重点社区琉璃井社区。永定门外街道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新时代民族工作主线,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为抓手,结合辖区特点,不断开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谐发展的新局面。
永定门外街道开展“石榴花开映党旗,五个东城献华章”主题活动暨庆祝建党100周年。街道邀请北京民族文化志愿者服务团的两名优秀舞蹈老师来到天天家园社区,为辖区20余名居民免费教授民族舞,在互动教学中帮助居民进一步加深对民族文化的了解,居民们说能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感到很幸福。
为了充分宣传做好城市民族工作的重要性,永定门外街道各社区利用LED显示屏、宣传橱窗、板报、专栏、专题等形式,广泛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及《北京市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条例》等法规规章,帮助外地来京少数民族更好地融入社区生活;号召社区志愿者争当民族团结的宣传员,深入各网格、各楼门庭院,做维护民族团结的使者;天天家园社区和琉璃井社区还多次开展民族团结联欢会、民族知识竞赛等活动,营造各族群众相亲相爱的氛围。
永定门外街道还在日常工作中关注少数民族困难群体的日常生活,建立少数困难群众台账和“救急难”的工作机制,开展“送温暖、献爱心”帮扶活动。每逢重大节日前夕,街道都要组织走访,把党和政府的关心和温暖送到家中。
(北京市东城区永定门外街道办事处 供稿)
马鞍山:尽心尽力促进民族团结进步
在安徽省马鞍山市,位于花山区沙塘路街道的卜树集社区在做好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上始终尽心尽力,把各族居民的大事小事都挂在心上。
社区辖区面积约1.2平方公里,常住有汉、维吾尔、回、满、壮等民族。近年来,卜树集社区扎实做好民族团结工作,尽心尽力让各民族居民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团结进步,促进各族居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2020年,社区被授予“安徽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
卜树集社区架起一座沟通“连心桥”。社区地处马鞍山市最为繁华的解放路商业街,是新疆籍少数民族经商人员的主要聚集区,平均每年新疆籍少数民族人员流动人口为50余人次,常住居民20余人。社区成立民族工作领导小组,使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机制化。
新疆商人安瓦尔·买买提3年前来到马鞍山解放路,经营烧烤生意。在全市开展整治烧烤油烟专项行动时,由于没有油烟净化设施,店铺面临停业,安瓦尔·买买提十分焦急。社区工作人员得知此事后,及时帮助安瓦尔·买买提买到了烧烤油烟净化设备,顺利通过环保审批,烧烤店得以恢复正常经营。安瓦尔·买买提感动不已,向社区人员竖起大拇指,连声说“亚克西,亚克西(汉语意为:好)”。近年来,社区帮助少数民族群众解决生产经营困难的同时,举办与生产经营相关的培训课程,得到社区群众的一致欢迎和肯定。
卜树集社区在服务大厅开设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站,为他们提供就业、子女入学、社会保障等“一站式”服务。社区联合街道司法所设立“法律援助站”,先后受理、解决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上学、就业、经营办证等各类诉求40多项。社区建立“民族之家”,积极为少数民族务工人员开展心理咨询,定期组织开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文艺演出,得到了社区居民的好评。经过社区的努力,少数民族务工人员在马鞍山找到了家的温暖。
(安徽省民委 供稿)
昆明: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平台和窗口
龙成鹏 何杨波 撰文
昆明市是云南省省会,也是历史文化名城和优秀旅游城市。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16.9%,其中,有40万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近年来,随着云南省建设成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各项工作的扎实推进,昆明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共同建设好各民族共居共治共享的美丽城市,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2017年,昆明市被确定为全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示范城市;2018年成为深入推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系建设试点城市;2019年被国家民委正式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在昆明,文化专列的灵动、百家宴的丰富以及桃园社区的包容,让这座城市在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平台和窗口的过程中劲添一笔色彩。
流动的风景线
“乘客您好!欢迎乘坐文化专列‘阿诗玛号’……”2018年,昆明地铁部分列车被命名为“阿诗玛号”文化专列。
3年来,这些专列通过遍布车厢的精美图片、标语和滚动播放的视频,围绕“阿诗玛”这个著名的民族文化品牌,展示了云南省各族人民欣欣向荣、团结进步的时代风貌。在昆明,不仅地铁有宣传民族团结进步的专列,公交车也有民族团结专线。马叶是一名公交车司机,他负责的61路公交车改造成民族团结宣传专线。车厢内外没有商业广告,取而代之的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维护民族团结,构建和谐昆明”“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等宣传字样。
“昆明是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我每天开着民族团结专线车,心里非常甜蜜。”马叶自豪地说,“我们驾驶的公交车,就是一道流动的风景线,要把昆明民族团结进步以及城市民族的风采展示给公众。”在昆明,每天平均有300万人次乘坐公共交通,移动载体上的标语成为宣传民族团结移动着的“广告牌”,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念在群众中日益入脑入心。
其乐融融百家宴
在昆明市盘龙区金星社区,最热闹的要数每年中秋节前夕的民族团结百家宴。“自2010年来,金星社区民族团结百家宴就是一张弘扬社区民族文化的生动名片。”社区党委书记李婷婷介绍说,每逢重要节庆,各民族群众都在一起,展示本民族独有的文化,汇聚出一场场互动的民族文化盛宴。
金星社区有33个民族共2万余居民,其中少数民族近2千人。金星社区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社区”“全国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系建设试点单位”,能取得这些骄人的成绩,很大程度上源于社区在城市民族工作方面的创新举措,而其中一个亮点就是善于在传统节庆活动中展示民族特色文化,用活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用活动推动民族团结的宣传教育。百家宴就是用“众筹”的方式一起吃团圆饭:这家做一桌菜,那家蒸一锅馒头、还有的拿几瓶好酒,一场宴席就这样开始了。每年聚餐时,数百人甚至上千人欢聚一堂,一边欣赏歌舞,一边互相敬酒,气氛热烈、其乐融融,民族团结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决心在润物无声的活动和宣传教育中深植人心。
处处都是团结园
“曾经沧海难为水,寻得桃源好避秦。”盘龙区桃源社区因为这幅清光绪年间的对联而得名。桃源社区居住着彝、傣、白、回、纳西等23个少数民族615人,占总人口的6.8%。与金星社区一样,桃源社区的城市民族工作成绩也十分突出,先后荣获全国和谐示范社区等国家级荣誉称号。
“桃源街、米厂心、薛家巷……没想到我们生活多年的地方,竟然有如此深厚的文化底蕴。一幅幅手绘的画面,一个个生动的民族团结故事,唤醒了我记忆中的社区文化,也让大家了解了老街区的历史脉络。”居住在桃源街的黄先生仔细欣赏完社区新竣工的民族团结示范街后感慨万千。2020年,桃源社区以推进云南省民族宗教委“十县百乡千村万户”示范创建工程为契机,全新打造民族团结示范街,让昔日盘龙江岸热闹的码头,成为如今观光休闲的景观区。
在建党100周年之际,社区又以党史宣传教育为契机,进一步营造城市民族团结氛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我们社区2016年就建起了云南省首家社区党史馆。”桃源社区党委书记王芳说,“党史馆不仅对社区居民和外来游客开放,也是辖区环城第一小学新生入学第一堂课的爱国教学基地。把党史教育列入新生入学的第一课,重在厚植爱国主义教育,了解社区内发生的感人故事,发扬爱国主义精神。”
高莹 李怡峰(实习) 叶咏灵(实习)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