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民族记忆 图说多彩中华

关闭

   
当前位置: 首页 > 同心筑梦 > 团结的盛会 共同的心声——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展播侧记 >> 正文

团结的盛会 共同的心声——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展播侧记

2021-09-17 来源:国家民委官方微信

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自8月31日开幕以来,42台参演剧目目前已全部在国家民委网站和央视网上线,为观众呈现了一场场精彩绝伦的视听盛宴。各族艺术家们满怀热情、充满激情、饱含真情,表达各族儿女对党、对祖国的感恩和祝福,生动描绘出各族儿女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的壮美画卷,充分展现了我国各民族优秀文化传承、保护、创新的累累硕果。

文艺晚会现场(8月31日摄)。

共享荣光 礼赞美好新时代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和文化建设,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下,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各项事业繁荣发展,少数民族的面貌、民族地区的面貌、民族关系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巨大变化,少数民族文艺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景象。

《不准出生的人》宣传海报。

今年是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亲临西藏考察,充分肯定了西藏和平解放70年来的发展成就,为各族干部群众带来亲切关怀和美好祝福。西藏自治区参演剧目话剧《不准出生的人》,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西藏民族大学建校60周年为引言,充分展现党中央和总书记对西藏各族人民的深切关怀和深情厚谊。剧情中新旧西藏的强烈对比,生动展现了雪域高原的历史巨变。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步入发展最好、变化最大、群众得实惠最多的新时代,该剧序幕和尾声中西藏民族大学校友尼玛的独白,正是向观众描绘了新时代西藏各族人民幸福美好的新生活。“这台话剧提醒着我们铭记历史、珍惜当下,为建设社会主义新西藏、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西藏民族大学退休教师张元坤说。

《新疆是个好地方》宣传海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参演剧目《新疆是个好地方》以歌舞晚会的形式,向全国观众呈现多彩新疆、团结新疆、大美新疆,全面展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疆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和各族群众良好的精神风貌。

一位南京网友在线观看演出后说,“感到非常震撼,这台晚会全方位、立体式反映出新时代新疆民族团结、繁荣和谐的场景,真想再去一次新疆体验大美风光,感受民族艺术。”

“脱贫、全面小康、现代化,一个民族都不能少。”本届会演有一批入选剧目围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等主题,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用艺术的形式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一幕幕发生在广大干部群众身边的故事在舞台上生动呈现,让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成为讲述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地区伟大建设成就的舞台。

《桃花烟雨》宣传海报。

湖南省参演剧目花鼓戏《桃花烟雨》是为反映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在湘西十八洞村提出的精准扶贫思想这一主题而创作的,以“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为背景,讲述了湘西苗家桃花寨的扶贫队长隆富平邀请技术能手石青峰回归桑梓、改变家乡的故事,再现了湘西十八洞村精准扶贫的场景。

《干字碑》宣传海报。

辽宁省参演剧目话剧《干字碑》讲述了党的基层干部毛丰美30余年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将贫困山村建设成全国闻名的4A级旅游景区的故事。“我们多次深入大梨树村体验生活,收集一手素材。创作的过程也是一次向人民学习、被人民感动的过程。战斗在基层一线的干部群众,赋予了我们最大的灵感与最深的内涵。”导演宋国锋说。

铭记党恩 重大题材凸显艺术厚度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气概,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弘的史诗。本届会演有一大批紧紧围绕记录历史伟业、展现奋斗历程的优秀作品,这些剧目激发了人民斗志,振奋了民族精神,鼓舞着我们进一步从胜利走向胜利。

《花儿与号手》音乐剧海报。

红色题材的文艺创作承载着熠熠生辉的红色文化。宁夏参演剧目音乐剧《花儿与号手》,以红军长征这一历史事件为背景,把一段感人的军民情谊展现给观众,体现了党和红军与各族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鱼水深情。“在党的百年华诞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这是我们文艺工作者为党献上的一份心意。”宁夏演艺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范晋国说。

《血色湘江》剧照。

“我是瑶山的女儿。”在参加广西壮族自治区参演剧目音乐剧《血色湘江》排演期间,青年歌唱家吕薇一直沉浸在湘江战役的悲壮历史中,沉浸在瑶山姑娘凤鸣的角色中,“我和剧组人员一道去桂北湘江战役旧址采风,在红军渡过湘江的界首渡口追思烈士时,眼泪情不自禁地往下掉。”这部音乐剧通过宏阔的叙事、鲜活的人物和感人的细节,让红色教育走进群众,直抵人心。

《畲嫂》剧照。

福建参演剧目音乐剧《畲嫂》以真实故事为原型,通过一位普通畲族妇女的视角,讲述革命人物事迹,彰显平凡中的伟大。剧中,畲族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怕牺牲、不改信仰、不变承诺,开展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展现了革命的英雄情怀及大无畏的斗争精神。

《侗寨琴声》宣传海报。

百年历程扬风帆,接续奋斗新征程。贵州省参演剧目现代侗戏《侗寨琴声》讲述了新时代青年共产党员扎根基层、投身脱贫攻坚伟大事业的故事,诠释了一名当代共产党员的敬业精神和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贵州民族大学学生王丽感慨地说:“剧中的主人公是我们新时代青年学子的榜样!”

舞台连心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于本届会演的全过程、各方面,参演剧目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凸显了政治性、思想性、艺术性的高度统一,推动形成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

《草原英雄小姐妹》剧照。

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冯双白说,“舞蹈艺术非常擅长表达人类的心理天地,依靠对人物情感世界的梳理,来表现现实生活的价值和意义。”内蒙古参演剧目舞剧《草原英雄小姐妹》将蒙古族的舞蹈、音乐、服装等文化元素融入到编创当中,创造性地演绎出当代小学生与20世纪60年代龙梅、玉荣姐妹之间的心灵碰撞,昭示个人成长与祖国命运的紧密关系,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于舞台艺术中,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原创民族舞剧《天路》剧照。

北京市参演剧目原创民族舞剧《天路》自上线后,就吸引了一大批观众的关注。被誉为“天路”的青藏铁路,是西藏同胞与全国各族人民的“连心路”,更是雪域高原迈向现代化的“腾飞路”。《天路》将青藏铁路修建的非凡历程与青藏高原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作为线索,讲述了各族同胞同心筑路的动人故事。“我从这部剧感受到了真挚动人的民族情、战友情和亲情,筑路与心路交织前行,令人仿佛置身于场景之中,这也是能够打动我的精神内核所在。”一位观众评价道。

《共饮江河水 同聚中华情》音乐会全景。

“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我们特别希望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体现到音乐之中,增进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上海民族乐团团长罗小慈说,秉持这样的创作理念,音乐会《共饮江河水 同聚中华情》应运而生。音乐会立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题,融合了新疆、西藏、内蒙古、云南、青海、贵州等地的民族民间音乐元素。二胡与马头琴、琵琶与弹布尔、竹笛与扎木念汇聚于舞台,这不仅是一场民族器乐的奇妙相遇,更是一次全面交流、深度交融的创作历程:不同的乐器流淌出的音符,弹奏着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赞美之音,描绘出一幅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幸福美景。

创新交融 为各民族文化提供广阔舞台

本届会演有效调动了基层文艺院团参与的积极性,42台参选剧目中有54%的作品来自市(地、州、盟)乃至县级基层文艺院团,基层文艺院团的艺术水平不断提升,基层文艺人才队伍茁壮成长,推动各民族文艺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结出丰硕成果。

《锦绣家园》剧照。

为传统技艺和民族文化增添时代气息,是海南省参演剧目舞蹈诗《锦绣家园》主创团队孜孜追求的艺术风格。总编导蒙麓光说,这次创作中,她对团队成员强调最多的两个词就是“超越”和“创新”。观众惊喜地发现,剧中黎族舞蹈增加了新的元素,更加吸人眼球。创作过程中,主创团队对黎族文化进行了更深的挖掘和诠释,适当融合其他艺术门类的精华,让黎族舞蹈既不失民族特色又充满时代气息。

作为湖北省参演剧目,一台南剧《唐崖土司夫人》惊艳亮相。武汉市的观众李凤霞观看剧目后惊喜地说道,“朋友推荐我看这部剧,没想到恩施南剧这么好看,让人回味无穷,还能了解民族文化。”乘着湖北省咸丰县唐崖土司城址申遗东风,咸丰县南剧团对这台大型南剧精心打磨提升,最终让它走出大山,圆了老一辈南剧人“过长江、跨黄河”的梦想,让基层文艺院团的优秀作品走上了全国的舞台。

《瑶山那抹红》剧照。

《小河淌水》剧照。

艺术的魅力在于常创常新、永不止步。广东省参演剧目舞剧《瑶山那抹红》将现代舞剧创作的元素和色彩,融入到瑶族舞剧创作之中;云南省参演剧目民族歌剧《小河淌水》将云南民族传统文化融入歌剧,运用交响化手段使少数民族音乐融汇升华……一台台精彩纷呈的剧目,一次次传承创新民族文化的尝试,各族艺术家们献上了一份文艺工作者的深情,也为各民族文化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可能。

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正在倾情上演。42台剧目共同展示了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互鉴,有力推动各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创新,在全社会唱响“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时代主旋律,为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凝聚起强大力量。

胡琪  编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