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与重生——羌寨影像18年-民族画报

               

聚焦民族记忆 图说多彩中华

关闭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记忆 > 在历史跨越的现场(5)|灾难与重生——羌寨影像18年 >> 正文

在历史跨越的现场(5)|灾难与重生——羌寨影像18年

2018-12-06 中国民族博物馆

2001年,一个偶然机会摄影家徐献进入了羌区,不经意间叩开了那片古老土地的大门,从此开始了在羌区的行走拍摄。

十多年时间里,徐献深入汶川、理县和茂县等地,采取田野调查方式,用镜头系统记录羌族的居住环境、建筑、宗教以及日常生活,拍摄了数万张影像,试图从人类学、社会学的视角呈现羌族人的生存状态、羌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在历史跨越的现场-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中国民族影像志摄影展上,摄影师徐献“灾难与重生——羌寨影像18年”主题展区

2008年5月12日的下午,四川省汶川地区发生了8.0级大地震。在这场惊天动地的大灾难中,“羌族”被媒体集中曝光在全世界面前。徐献也汇入了用镜头去记录地震灾难的队伍中,这种拍摄对于他来说,是力图对羌族社会生活进行整体记录的一部分。

直到今天,他的记录仍在进行。

而当他把这些图片按时间拼接在一起时,他发现自己已经完成了一场对于这个民族最近20年间剧烈变革的一种客观记录,尤其是一场地震为他们带来的涅槃与重生。

事实上,他并未刻意地去记录一种变化。但不期然地,镜头之下,分明呈现出这个民族在十数年间已宛如置身于两个世界的对比——

高速公路已经通向汶川;

移动通信的铁塔已经耸立在龙溪乡直台村的古塔旁;

2009年5月,他一直在跟踪拍摄的龙溪乡直台村与夕格村,羌族人已整体迁移到成都邛崃的南宝山,住进了政府为他们修建的别墅区……

汶川大地震后,举一国之力对震区的抢救与援建,使羌地在短短几年内跨进了原本需要数十年才能实现的现代化。

历史为他们带来了什么?镜头下的一切,忠实地回答着这个问题。

2007年,汶川阿尔寨羌族群众举行还愿仪式

2008年,汶川布南寨一处成为废墟的羌房中,羌族人正在杀年猪制作腊肉

2009年,汶川布南寨废墟上的小女孩

2018年,在四川省成都市邛崃市异地安置建立起的汶川夕格羌寨被打造成了旅游景区

迁徙到四川邛崃南宝山新居的羌族

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理县增头寨的陈勇夫妇非常重视儿女的学习,期望他们都能学到更多的知识,2018年他的女儿如愿考上了一所心仪的大学

2008年“512”地震后,在10年的时间中,羌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老的羌寨已经逐渐消失,新修的房屋散布在苍翠的羌山间

 

卢旭  编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