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民族记忆 图说多彩中华

关闭

   
当前位置: 首页 > betway雷竞技下载 > 黄河天地间 >> 正文

黄河天地间

2020-05-07 民族画报记者 和勇 撰文

俯瞰山西省永和县黄河乾坤湾。(新华社 供图)

人类文明的呈现形态,来源于自然的恩赐,取决于地理的分布。形态万千的自然地貌,便会孕育出丰富多彩的人类文明。

黄河,中国的第二大河,是中国人的“母亲河”。黄河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9.5万平方公里(含内流区面积4.2万平方公里)。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区,最后注入渤海。从天空俯瞰黄河,流经的地域呈现出不同的状态:有源头的涓涓溪流、蜿蜒曲折;有上游“天下黄河贵德清”;有中游的澎湃,流经黄土高原地区,夹带了大量的泥沙,壶口瀑布的恢弘展现的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有下游入海口的壮丽,黄河下游的改道给人类文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这是位于兰州黄河南岸的“黄河母亲”雕塑。(新华社 供图)

天上看黄河,地上看人间。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孕育出灿烂的人类文明,自古以来,黄河流域就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沃土,在这片狭长而又广袤的土地上,各族人民以黄河水的滋养,繁衍生息,共同造就了悠久而灿烂的文化,凝筑成伟大的中华民族。黄河流域也是各民族共居共乐的一片福地,如今,世居在黄河流域的有汉、回、藏、蒙古、东乡、土、撒拉、保安等民族,其中少数民族占10%。各族人民一衣带水,团结奋进。新时代新征程,黄河岸边的人们正如黄河水的浪头一般奋勇向前。

关于黄河,我们会从一本老画报说起,跟着画报记者的镜头,探寻黄河岸边的一颗颗“珍珠”:一个起点——黄河源头,一湾清澈——贵德,一个自治县——循化,一座电站——刘家峡电站,一座城市——兰州,一种地貌——黄土高原,一处象征——壶口瀑布,一片沃土——河套平原,一片福地——郑州—洛阳—开封,一处归宿——黄河入海口……黄河天地间,请跟我们一起,俯瞰黄河,体味民情,感受黄河岸边的民族团结故事。

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亦是民族精神的彰显

黄河,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哺育了千千万万的热血儿女。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每当雄壮的《黄河大合唱》响起,每一个中华儿女都会为之振奋,为之自豪。那滔天的巨浪,那奔腾的波涛,发出怒吼,发出咆哮,那是中华民族誓死保卫黄河、保卫家乡、保卫全中国的呐喊。

黄河,中华民族的象征,它代表的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夏季,随着黄河上游降雨增多,黄河干流进入主汛期,位于晋陕大峡谷的壶口再现壮美瀑布群。(新华社 供图)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它代表的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2020新年开局,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中国,在这场阻击疫情的特殊战争中,全国各族人民“众志成城,万众一心”的精神历久弥新,它仍然激励着中华民族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在农历新年第一天,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专门听取新冠肺炎防控工作汇报,对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再研究、再部署、再动员。党中央成立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统一指挥、分类指导各地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动员各方面力量形成合力。从“98抗洪”到“03非典”,从“08抗震”到如今的抗击新冠肺炎战“疫”,困难面前的中华儿女一直都众志成城。当前,从普通群众到党员干部,从物资保障到科研攻关,广大生产、运输企业和社会各界纷纷地行动起来,联防联控的强大合力正在形成。而这,也是中华民族无坚不摧的力量之所在。众志成城的中国也正以超乎寻常的气魄与疫情展开着决战。我们坚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一定能够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需要治理保护,更需要可持续发展

黄河流域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黄河流域构成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9个省区,是我国仅次于长江的第二大河。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地带,全流域省份2018年底总人口4.2亿,占全国30.3%;地区生产总值23.9万亿元,占全国26.5%。因此,黄河流域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区域。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对治理开发黄河极为重视,把它作为国家的一件大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沿黄军民和黄河建设者开展了大规模的黄河治理保护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着眼于生态文明建设全局,明确了“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黄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百姓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水沙治理取得显著成效,生态环境持续明显向好,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看到,黄河一直“体弱多病”,水患频繁,当前黄河流域仍存在一些突出困难和问题。这些问题,表象在黄河,根子在流域。

因此,治理黄河、发展黄河流域经济,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统筹谋划,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着力加强生态保护治理、保障黄河长治久安、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活、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新中国成立70年来,黄河岸边的景象日新月异。上图为20世纪80年代,宁夏中卫县的新墩村农民靠羊皮筏子从事水上运输;下图为宁夏吴忠黄河大桥。(新华社 供图)

从西宁通往玉树的公路上,在玛多横跨黄河的第一座钢筋混凝土公路大桥。

南北变通途——包头自古是黄河上的重要渡口,包头黄河大桥沟通着大河南北。

黄河穿越古城兰州——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兰州是中国西部最大的工业都市,也是当年“丝绸之路”的途经之地。图中大桥是黄河上最早的大桥。

母亲河需要治理保护,更需要可持续发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9月18日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时强调,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非一日之功。要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既要谋划长远,又要干在当下,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让黄河造福人民。

黄河的故事,从一本老画报说起

我们的故事从一本老画报说起。

翻开一本1985年2月的《民族画报》,一个名为“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的专题令人过目难忘。宏大的高空视角,精美壮阔的画面,放在今天仍让人叹为观止。

《民族画报》1985年第2期《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版式。

1982年,本刊提出“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的大型连续报道选题,从1983年起,用3年多时间组织实施了该专题的采访和编辑,参与采访的记者编辑有刘鸿孝、韩锽准、春世增、车文龙、金成基、凌风、李东日、扎果洛、韩守智等。他们在途中历经艰辛,克服了重重困难。1984年秋,基于地面采访的成功,在黄河水利委员会和兰州部队空军的帮助下,记者刘鸿孝用两个多月时间实施了航拍计划,先后飞行98小时,从青海省的黄河源头,经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9省区到渤海之滨,拍摄照片3000多张。成为系统航拍万里黄河的第一人。通过记者的镜头,我们可以看到伟大的黄河源远流长,穿越了祖国9个省区,汉、藏、蒙古、回、撒拉、土、东乡、保安等民族同饮黄河水,把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奉献给了黄河,各族人民共同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发扬光大做出了巨大贡献。该专题从1985年第2期至1986年第7期共连载18期,详尽地展现了黄河流域的历史文化、山川风物、现代建设的成就和各族人民丰富多彩的生活。

《民族画报》1985年第3期“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连载之二《黄河之水天上来》版式。

《民族画报》1985年第3期“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连载之二《黄河之水天上来》版式。

《民族画报》1986年第7期“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连载之十七《黄河三角洲》版式。

除了大型连载报道,我社还与香港三联书店联合出版了刘鸿孝摄影集《天上黄河》,成为世界第一本航拍黄河画册。在日本、中国香港还举办了《黄河摄影展览》,航拍照片展出后引起国内外轰动。

黄河源头,保护与发展的故事正在发生

“黄河的源头在哪里,在牧马汉子的酒壶里,黄河的源头在哪里,在擀毡姑娘的歌喉里。黄河的源头在哪里,在昨日发黄的史书里,黄河的源头在哪里,在今天溶化的积雪里……”20世纪90年代,一首名为《黄河源头》的歌曲唱响祖国大江南北。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古往今来,中华儿女对黄河源头的追溯就没有停歇过。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吼万里触龙门”……唐代大诗人李白就写出过许多首关于黄河的诗篇,在这些诗句中,这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运用瑰丽的想象,对黄河的源头做了艺术化的探寻。

从古到今,历史上人们对黄河源头的认识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尚书禹贡》曾有“导河积石,至于龙门”的记载;《山海经》《尔雅》有“河出昆仑”的记载;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后,有黄河“发源于于阗,东流至盐泽,再潜行地下,南出为河源”的说法;隋唐以后人们逐渐对黄河河源建立了正确的认识。隋炀帝大业五年(609年)置河源郡,即现今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和海南藏族自治州部分地区,表明人们已知黄河发源于此。唐太宗贞观九年(635年),唐军到达星宿海一带。唐宋以来,长期将星宿海称为黄河源头。到元代人们开始对黄河河源进行实地考察,《河源志》一书明确指出黄河发源于星宿海西南百余里处。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清朝对星宿海上源三条河流进行了实地勘查,认为星宿海西南的阿勒斯坦郭勒河(即今卡日曲)为黄河上源。

历史上,人们对黄河源头的认识有一个漫长的过程。这是位于黄河源附近的鄂陵湖。(民族画报记者 滕俊 摄影)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黄河源头进行了多次考察。1952年,黄河水利委员会河源勘查队对黄河河源进行了数月勘查。河源勘查队认定约古宗列曲(玛曲源流段)为黄河正源。1978年,青海省邀请中央和地方有关科研专业人员,再次对黄河源头和扎陵、鄂陵两湖进行实地勘查,提出了卡日曲为黄河正源的建议。1985年,黄河水利委员会根据历史传统和各家意见,确认约古宗列曲为黄河正源,并在约古宗列盆地西南隅的玛曲曲果树立了黄河源标志。关于黄河源头的争议还没有停止,诸多的科考活动还在进行之中。关于哪里才是黄河正源,也许这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最重要的是,随着人们对黄河源区考察的深入,现在的人们对于黄河是怎么发源的,黄河源区是怎样一番图景,已经有了越来越清晰明了的认识。

位于鄂陵湖和扎陵湖两湖间的海拔4600米的错哇尕泽山顶上的黄河源头纪念碑。(民族画报记者 滕俊 摄影)

本刊记者曾在2019年夏季和冬季分别探访过黄河源头。雪后初霁,黄河源头是大自然的水墨画。远山、湖泊、草原,一片银白,美如画卷。冬日里的鄂陵湖西畔,天上飘着雪花,偌大的湖被冰雪分为两半,靠北的一面已经结冰,与湖岸连为一体。南面,晶莹的雪片落入青蓝色的湖面,远处有水鸟们在展示捕鱼技巧。

冬日里的黄河源。(民族画报记者 陈立民 摄影)

冬日里的鄂陵湖。(民族画报记者 陈立民 摄影)

而夏日里的黄河源头,又是另一番景象。鄂陵湖畔,高山蒿、矮蒿、苔草、冰草,还有豆科植物多枝黄芪正蓬勃生长,各种水鸟自由飞翔。近年来,野牛、野驴、黄羊、猞猁、盘羊等野生动物也在逐渐增加……

夏天的黄河源头,远处是皑皑的雪山。(民族画报记者 滕俊 摄影)

夏日里的鄂陵湖烟波浩渺。(民族画报记者 滕俊 摄影)

无论冬天还是夏日,每天都有当地的生态管护员在湖边巡查。巡山、查看动物分布情况,观察山、水、林、草、湖的最新动向,这些都是他们每天的工作。没有人比他们更熟悉这片土地、这片草场,土生土长的他们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与山水为邻,与动物为伴。如今,在玛多参与公益性生态管护任务的牧民有3042名,他们已经成为管护黄河源头生态最重要的一支力量。而在二三十年前,他们都是当地的牧民。历史资料记载,1979年人口只有7900多人的玛多县,牲畜数量达到67.7万多头只,人均占有量达到了115头只,创造了黄河源头的放牧载畜量历史最高纪录,但随之而来的黄河断流等现象给人们敲响了警钟。经过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过度放牧,到九十年代的减畜,再到2000年以来的新政策,当地牧民说,小时候放牧,看到哪块草场的牧草长得好,就把牛羊赶到那里,那时候关心的是“草”。长大以后才知道风沙太大,减少牛羊才能守住那些还没有被沙化的草场,牧民们知道草场才是最重要的,开始关心“地”了。进入新世纪,黄河源头的生态治理迎来新的模式。2003年,玛多县开展了退牧还草工程以及以草定畜工程。2005年,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正式实施,很多牧民主动搬到县城生活,沙漠化土地治理、重点湿地保护、草原防火等项目陆续实施。这些年,经过国家培训,牧民们也意识到自己居住的家园跟周边的山、水、林、草、湖是相互关联的,离开哪一个都不行。通过近几年的保护,黄河源头的草更绿了,水更清了。随着植被增加,黄河里的泥沙也少了。据介绍,如今三江源各县的10000多名管护员发挥出巨大作用,有力保护了黄河源头的生态环境。

玛多县冬季牧场,经过多年开展了退牧还草工程以及以草定畜工程,当地植被得到保护。(民族画报记者 陈立民 摄影)

近年来,野牛、野驴、黄羊、猞猁、盘羊等野生动物在逐渐增加。(民族画报记者 滕俊 摄影)

雪域之舟牦牛。(民族画报记者 陈立民 摄影)

记者在玛多县看到,黄河源头“姊妹湖”扎陵湖和鄂陵湖碧波荡漾。据玛多县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省、州、县累计投入资金已超过1亿元。经过集中连片式恢复治理,共治理砂石料场弃坑450处、3000多亩,回填土方150多万立方米,种植牧草20万亩,治理河道5处,并对9个湖泊实施了良好湖泊工程治理。经过整治后的草场牧草长势良好,曾经的“伤疤”被抹平,重现海子如星、绿草如茵的河源美景。“十三五”以来,青海在黄河流域水利方面投入170多亿元,黄河干流防洪工程全面建成,2016年至2019年完成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00余平方公里。

扎陵湖与鄂陵湖之间的黄河河道。

晶透的水泊、弯曲的河道,奔流万里的黄河水就是从这里开始静静地涌流。

地处黄河源头的果洛藏族自治州,还是“格萨尔的故乡”。《格萨尔》是世界上最长的一部史诗,是世界口承文化研究的活化石。2006年,史诗《格萨尔》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地处黄河源头的果洛藏族自治州因其在史诗《格萨尔》中的特殊地位,被誉为中国《格萨尔》文化之乡。

果洛州《格萨尔》研究中心主任措吉多杰在演唱《格萨尔》。(民族画报记者 陈立民 摄影)

“果洛地处青南,生态环境脆弱,产业结构单一,我们面临着保护与发展的矛盾。格萨尔文化作为果洛的文化品牌,我们要以文化为引领,以格萨尔文化为核心竞争力,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时任果洛州副州长尕藏才让介绍说。

积极保护自然生态的同时,作为黄河源头的果洛州积极申报国家级格萨尔文化生态保护区,2016年底《格萨尔文化(果洛)生态保护实验区总体规划》获文化部批复同意实施,这标志着国家级格萨尔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建设工作在果洛全面铺开。根据规划,实验区立足格萨尔文化体系和非遗传承特点确立了总体建设思路。首先把各类核心艺人,作为文化传承中最需抢救、保护的重点对象,着眼格萨尔史诗发展的整体脉络和果洛州具体特色,按照“功能—情境—角色”三位一体的非遗保护与传承模式,构建以黄河源格萨尔赛马称王地核心保护区、德尔文史诗村—龙恩寺核心保护区、格萨尔狮龙宫殿核心保护区、年保玉则神话核心保护带、格萨尔寄魂山(阿尼玛卿雪山)保护带、班玛碉楼文化—格萨尔寺院群保护带为主的“六大板块”,在每个板块中根据各县文化生态资源特点确立保护方法和路径。在此背景下,大力发展演艺业,并实施“走出去”战略,带动一方经济的发展。有了这样的基础,再积极鼓励群众参与到格萨尔文化资源的开发,引导他们投入到唐卡、石刻、皮革、羊毛纺织等手工工艺的制作,从而增加群众收入。

巍峨的阿尼玛卿雪山。(民族画报记者 陈立民 摄影)

黄河源头,华夏儿女正在用智慧和双手描绘美好的明天。

(未署名图片为民族画报资料)

王京莉  和勇  石薇  编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