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共同的运动|独竹漂:一苇渡江展绝技 数竹成筏战激流
一苇渡江,说的是达摩祖师脚踩一根芦苇横渡长江的故事。今天,一项体育运动把传说带进了现实。运动员脚踩一棵楠竹,手持一根长竿,在水面上竞速穿梭,这就是独竹漂。
独竹漂在1999年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首次亮相,获得表演项目金奖;在2011年第九届被正式列为竞赛项目。
独竹漂相传源自赤水河流域,但无确切文字记载。然而正如中国传统体育运动大多源自古时先民的日常劳作和生活,当我们漫步于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不难发现,一种古老的运输方式——放排,与独竹漂有着诸多相似和联系。
古时,优质的木竹多产于深山密林,却因山高谷深,道路崎岖,陆地运输极为不便。《汉书•地理志》载,巴、蜀、广汉以“山林竹木”之丰饶号称“沃野”,然而“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为此,古人将木竹推入水中,扎成排筏(古称为“桴”),顺江河而下,这一运输方式称为放排。以此为生者称为放排人,也称排夫。
东晋常璩著《华阳国志•蜀志》载,“冰乃壅江作堋,……岷山多梓柏大竹,颓随水流,坐致材木,功省用饶”。李冰建成都江堰后,岷山盛产的梓柏、大竹,便可从山上推落江水中,随流漂至,省功省力,供应充足。
可见早在战国,就已出现了放排。由此,在中华大地上,凡是大江大河,总能见到排筏川流不息。这一“放”,就是两千多年。
第三步,将汇聚一起的木竹扎成排筏,在放排人驾驭下顺流而下。
放排短则数天一周,长则两三月之久,可谓一路惊险、生死无常。放排人须时刻关注水情,及时避开激流险滩、暗礁漩涡,保证排筏不丢不散,即“不跑排”。然而,触礁搁浅或浪急排散的事故仍时有发生。为挽回损失,放排人须在湍急水流中,手持竹篙打捞散落的木竹,重新扎成排筏。
从两千多年前的战国,到新中国成立后的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放排这一运输方式从未间断。1975年,一首《清江放排》以清江流域放排号子为音调元素,唱出了放排工人勇闯险滩、迎战激流的豪迈气概,迅速火遍全国,经久不衰。
如今,排筏首尾相连、绵延百米、奔流而下的壮观景象,已再难觅见。但那响彻于崇山峻岭之间、飘荡在激流险滩之上、穿越过数千年时光的放排号子,却犹在耳畔。
这嘹亮的号子,彰显着各族先民胼手胝足、披荆斩棘的壮志豪情,承载着各族先民携手并肩、建设美好家园的共同心愿,蕴含着各族先民坚韧不屈、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
在嘹亮的号子里,放排人搏击激流的不屈身影,跨越了时空,与独竹漂运动相叠相合、融为一体,正向着更加美好的生活、向着更加幸福的未来,劈波斩浪,越划越快,毅勇前行!
(本文图片均为民族画报资料)
潘璇 胡琪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