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陀螺:独步江湖七千载 穿梭古今现交融-民族画报

               

聚焦民族记忆 图说多彩中华

关闭

   
当前位置: 首页 > 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 最新时讯 > 我们共同的运动|陀螺:独步江湖七千载 穿梭古今现交融 >> 正文

我们共同的运动|陀螺:独步江湖七千载 穿梭古今现交融

2024-11-20 民族画报记者 华铸 撰文 

陀螺是我国一项传统的民间游戏,历史悠久、分布广泛。1995年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打陀螺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2003年第七届更名为陀螺。

中国有一万年的文化史,陀螺就是实证之一。浙江河姆渡遗址出土42件陀螺,包括陶制陀螺4件、木制陀螺38件,距今7000多年,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最古老的陀螺。

浙江良渚遗址,发现28件木陀螺,距今约5000年。山西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了一件陶制陀螺,距今约5000至7000年。江苏马家浜文化遗址中发现26件木陀螺,距今约6000年。河南一处龙山文化遗址发现一件石陀螺,距今4000多年。新疆哈密五堡墓葬发现数件木陀螺,距今3000多年。

小小的陀螺,犹如一扇窗口,呈现了诸多史前文化源起中华大地、遍布南北各方的勃勃生机,展现了早期中华文化圈满天星斗、交流互促的壮美景象,见证了中华文明多元交融、汇聚一体的宏大史篇。

中国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陀螺“独步江湖”、穿梭古今。然而,其名称在浩如烟海的史籍中却鲜见提及,究其原因,大抵有二:一是名称前后不一,叫法各地迥异,故后人难以考证;二是作为儿童之戏,难登大雅,故少有记载。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种榆白杨》载,“梜者,镟作独乐及盏。”梜榆树,可旋削制成“独乐”或小杯。著名农史学家缪启愉校释曰,“‘独乐’,即‘陀螺’,小儿玩具。” 这是目前关于陀螺最早的文字记载。

日本的陀螺亦称“独乐”。其中以博多地区一种以铁棍为轴心的陀螺最为著名,称为“博多独乐”。日本福冈县网站关于“博多独乐”有这样的表述,“大约1300年前,从中国传来了儿童玩具——竹制唐陀螺。”可见在唐朝,陀螺仍称“独乐”,并在日本一直沿用至今。或许因“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唐朝之后“独乐”一词就再未出现。

小小的陀螺,犹如一扇窗口,体现了中华文明亲仁善邻、协和万邦的一贯处世之道,体现了中华民族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高远社会理想,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福泽四方的强大生命力和影响力。

在唐朝,文学家元结在《恶圆》一文中写到,“元子家有乳母,为圆转之器,以悦婴儿,婴儿喜之”。元结家里有位乳母,制作了一个圆转玩具取悦小孩,小孩很喜欢。“圆转之器”,应为手旋陀螺。文中把陀螺与“圆滑”相联,以“恶圆”厌之,虽颇有牵强,但却彰显了中国古代文人宁折不弯的高尚情操。

到了宋朝,周密《武林旧事》载,“若夫儿戏之物,名件甚多,尤不可悉数。如相银杏、猜糖、吹叫儿、打娇惜、千千车、轮盘儿。”其中“打娇惜”,就是用鞭子抽打的陀螺;“千千车”,则是以手旋转的陀螺。

到了明朝,首次出现陀螺一词,特指鞭打陀螺。“陀”有倾斜之意,“螺”代指圆锥形物体,生动呈现了陀螺静止时的形态。《帝京景物略》载,“杨柳儿活,抽陀螺。”可见当时陀螺已然成为普罗大众的玩具。书中描述,“陀螺者,木制如小空钟,中实而无柄。绕以鞭之绳而无竹尺。卓于地,急掣其鞭,一掣,陀螺则转,无声也,视其缓而鞭之,转转无复往。转之疾,正如卓立地上,顶光旋转,影不动也。”与现代鞭打陀螺几无二致。

明朝时手旋陀螺则称为“妆域”,制作更加考究。清人杭世骏在《橙花馆集》中有详细描述,“面平,镂以树、石、人物,丹碧粲然。……手旋之,使针卓立,轮转如飞。复以袖拂,则久久不能停。……如《武林旧事》所载‘千千’。”

清朝时提倡冰嬉,鞭打陀螺由地面移到了冰上。因抽打时发出“嘶嘶”猴叫之声,故称“冰猴”。时至今日,陀螺叫法更多,北方称“冰尜(gá)”“打老牛”,河南称“的喽”“皮老尖”,河北吴桥地区称“钵(bo)”,湖南称“得罗”,贵州称“戈洛”,新疆称“打牛”,闽南语称“干乐”,北京称“打猴儿”“打焊尖(汉奸)”等。有意思的是,“的喽”“得罗”“戈洛”“干乐”等叫法,发音上都与“独乐”十分相近,其中缘由虽无从考证,却令人遐想。

小小的陀螺,犹如一扇窗口,让我们感受到了伟大祖国一万年文化史的深厚历史底蕴,感受到了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绵延不断的强大文明韧性,感受到了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独特文化魅力。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自信才能自强。有文化自信的民族才能立得住、站得稳、行得远。”

(本文图片均为民族画报资料)

潘璇 胡琪 编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