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民族记忆 图说多彩中华

关闭

   
当前位置: 首页 > 同心筑梦 > 司莫拉村:“幸福的地方”更幸福 >> 正文

司莫拉村:“幸福的地方”更幸福

2024-09-23 民族画报记者  滕俊  撰文摄影

编者按:9月19日,“团结花开彩云南——主流媒体云南行”活动在云南省昆明市启动。9月19日至25日,15家中央和省级主流媒体组成的采访团将深入云南省昆明市、保山市、大理白族自治州的村寨、社区、企业现场深度采访。让我们跟随民族画报记者的镜头,看看云南省如何创新实施“枝繁干壮”“幸福花开”“石榴红”等重点工程,有形有感有效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项工作,全力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

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市清水镇一个有着500多年历史的村落——司莫拉村。司莫拉,佤语意为“幸福的地方”,汉、佤、白、傣等多个民族在这里和谐共处。

“幸福的地方”——司莫拉。

走进村寨,天蓝如洗,远山如黛,青石板路整洁蜿蜒,到处迸发着勃勃生机。2019年,司莫拉村成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2020年被列入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除了乡村文旅,村里还大力发展茶叶、核桃种植,生态养殖等,越来越多的乡亲回到司莫拉,在家门口就业创业,“幸福的地方”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司莫拉村的幸福书吧和幸福咖啡屋。

司莫拉稻田景区。

司莫拉大米粑粑厂。

司莫拉村的民宿。

“在党中央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这些年司莫拉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9年,建档立卡户全部脱贫,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4万元。昔日‘看寨不是寨,茅草垒成堆;夏恐屋漏雨,冬怕寒风吹’的贫困村,在追赶幸福的小康路上大步前行。” 清水镇党委委员、宣传委员董履香说。

司莫拉村村民罗爱艳的家庭也伴随着乡村振兴发生着变化。村民联合成立了旅游发展专业合作社,以宅基地、房屋、自留地等资源,通过股权方式入社,享受入股分红。“我从外地回到村中开办了农家乐,爱人在村中开旅游摆渡车,现在的日子越过越好!”罗爱艳对记者说起了自己的经历。

司莫拉村村民罗爱艳向媒体记者介绍自己的经历。

走进村民李发顺家中,到处都是游客,他的妻子杨彩琴兴高采烈地对记者讲起了2020年1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她家的情景。杨彩琴说:“那一天,习近平总书记跟我们全家人一起包糯米粑粑,做了两个印上‘福’和‘囍’字的糯米粑粑。总书记勉励我们,脱贫只是迈向幸福生活的第一步,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大力推进乡村振兴,让幸福的司莫拉村更加幸福。”

村民杨彩琴展示制作好的糯米粑粑。

近年来,司莫拉村牢记嘱托,采用“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成立旅游专业合作社。2023年接待游客40多万人,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2.2万元,村民的腰包鼓起来、脸上乐起来、日子好起来,生活富足带来的自信和幸福洋溢在整个司莫拉村。

游客选购村中的特色农产品。

游客在木鼓广场前合影。

“打起鼓敲起锣,阿佤唱新歌……哎哎哎,道路越走越宽阔、越宽阔……”如今的司莫拉村,清泉汩汩流淌,鼓声绵绵不绝,村民对未来也有了更多憧憬。

胡琪 编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