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民族记忆 图说多彩中华

关闭

   
当前位置: 首页 > 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 比赛项目漫谈 > 木球——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竞赛项目漫谈 >> 正文

木球——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竞赛项目漫谈

2024-07-18 民族画报记者 华铸 撰文

编者按:

2024年11月22日至30日,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将在海南省三亚市举办,竞赛项目共有18项。现开设“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竞赛项目漫谈”专栏,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讲述每个竞赛项目背后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天下黄河富宁夏,年种年收水浇田。

黄河两岸地势平坦,水草丰茂,适宜耕种,亦适宜放牧。这里的孩童从牛马羊身上收集毛绒,团成球状,用赶牲畜的短鞭追打,称为“打篮子”“赶毛球”,这便是木球的雏形。早在1982年,木球就在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作为表演项目登场,1991年第四届正式列为比赛项目。

在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木球比赛上,队员奋力一击。
挥拍破门。
相传康熙在亲征噶尔丹途中,看到孩童追打毛球,觉得有趣,便命人制作器具、组织比赛。康熙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其年号蕴万民康宁、天下熙盛之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无论哪个民族入主中原,都以统一天下为己任,都以中华文化的正统自居。” 康熙在位期间,肃正朝纲,加强了皇权;平定三藩、统一台湾、三胜噶尔丹,稳固了边疆;轻徭薄赋,与民休养,发展了经济,由此开启康乾盛世。康熙还有一项重大贡献,就是推行“改土归流”,即取消土司世袭制度,任命有任期、可调动的流官管理当地事务。这项重大的民族政策,经康雍乾三朝努力,最终在西南地区大规模推行。

位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咸丰县的唐崖土司城遗址牌坊。

说到“改土归流”,就要先说土司制。说到土司制,又不得不提羁縻制。羁,马络头;縻,牛靷。羁縻,有笼络、控制之意。羁縻制源于秦汉,兴盛于唐,赋予边疆少数民族极大的自治权力。

在唐朝,中央任命少数民族首领作为地方最高长官,全权管理地方事务,且官职世袭;赋税予以减免;可拥有自己军队,但需接受中央或都护府节制和调遣。

土司制,“在于羁縻”,源自羁縻制,广泛推行于元。元朝统一全国后,成为中国历史上陆地疆域最大的王朝。为尽快稳定边疆局势、把边疆地区纳入中央集权治理之下,元朝在西南民族地区普遍施行土司制度。据《元史·地理志》记载,四川、云南、湖广等行省共设有大小土司行政机构296处。这一时期,土司制为维护和巩固大一统的政治格局发挥了积极作用。

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的老司城遗址。

但随着土司制长久施行,土司(土官)长期集军政大权一身,其弊端逐渐显现。或尾大不掉、不服中央征调,或与周边争抢土地、兵戎相见,有的甚至与外部势力勾结、举兵叛乱,破坏国家统一。

明朝虽尝试改进,但收效甚微。最具代表性的例子就是麓川之役。明正统年间,云南麓川宣慰司发生叛乱,明朝四次征讨,调动军队数十万人,前后持续九年。

后世对麓川之役评价不高,认为明朝在“江南水旱相仍,军民俱困”“瓦剌边患”的严峻形势下,仍调动大量人力物力连年征战,“转饷半天下”,导致大军疲惫、国库亏空,但又未能彻底平息叛乱,最终还是以盟约形式结束。

《明史》评价,“一隅之患,动摇天下”。甚至有史学家提出,麓川之役是造成土木堡之变的直接原因。事实上,麓川叛乱已严重威胁到了明朝在整个西南边陲的统治。明朝倘若听之任之,把全部精力放在对付北方瓦剌上,西南边疆是否稳固实难预料。

历史没有如果。虽然麓川之役最终结局让人唏嘘,但四次征讨,沉重打击了麓川反叛势力,树立了中央政府权威,维护了国家的大一统,特别是对后世中国疆域的确立作出了重大贡献。

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马尔康市马尔康镇西索村的卓克基土司官寨一角。

时间来到清朝,康熙在平定三藩、统一台湾、平定准格尔后,终把改土归流摆上日程,着手解决西南土司问题。康熙首选靠近内地的湘西苗人土司地区进行试点,采取驻军、屯兵、修边、筑卡等军事措施,并大力推行儒学,试点取得成功。

到了雍正,时任云南巡抚鄂尔泰就土司制之弊上奏,“无事近患腹心,有事远通外国,自元迨明,代为边害”。雍正由此痛下决心,在西南地区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土皇帝们”(土司)因权力被削,纷纷起兵叛乱,但最终皆被平定。中央政府对西南地区的统治空前强化。

乾隆从祖父、父亲那里接下了改土归流的接力棒,继续强力推行。为此先后发动瞻对之战、大小金川之战,剿灭了西南地区最后的反叛土司势力,实现了对川边的实控。更值得肯定的是,乾隆还将改土归流推进到西域。在平定大小和卓之乱后,乾隆委派官员进行治理,并大量招抚内地流民戍边垦殖,把天山南北彻底纳入了大清版图。“故土新归”,新疆由此得名。

天山南北各族群众,共建美好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克陶县歌舞团 供图)

改土归流作为清朝的一项重大国策,强化了中央政府对西南等地区的管辖,打破了“蛮不出峒,汉不入境”的民族禁锢,促进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可谓福泽后世。史学大师吕思勉评价,“清朝用兵域外,虽不得利,然其在湘西、云、贵、四川各省,则颇能竟前代所未竟之功。”

土司制和改土归流,两者一立一废,但都是当时中央政府为稳固边疆、维护国家统一作出的制度探索,都在当时发挥了维护大一统政治格局的积极作用,凝聚了古人治国理政的经验和智慧,是先人们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未署名图片均为民族画报资料)

胡琪 徐歆娈(实习生) 编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