押加(大象拔河)——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竞赛项目漫谈
编者按:
2024年11月22日至30日,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将在海南省三亚市举办,竞赛项目共有18项。现开设“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竞赛项目漫谈”专栏,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讲述每个竞赛项目背后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在魏晋诗人郭璞笔下,一头憨态可掬的庞然巨物跃然纸上。
在我国西藏等地,流传着一项名为押加的拔河运动。两名比赛者脖套长绸,四肢着地,背向发力,其形如大象角力,故又称大象拔河。1999年,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第一次把押加列入竞赛项目。
古诗《象赞》,押加比赛,以及盲人摸象、曹冲称象等小故事,都体现了自古以来中国各民族对大象的亲近和喜爱。
大象庄重威武,不动如山,故而中华先民将其视为权力的象征。上海博物馆收藏着一柄良渚文化时期的象牙权杖,雕工精美世所罕见,被誉为“史前最美的象牙制品”。诸多良渚文化时期文物特别是良渚遗址的现世,实证了中华五千年文明史。
大象团结友爱,忠诚善良,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洽相合。今日河南,古为豫州。《说文解字》载:“豫,象之大者”。能以大象来给中华文明形成的核心区命名,足见大象在时人心目中的地位。
大象性情温顺,聪慧机智,自上古时期就与中华先民相伴相生。相传舜是中国历史上驯服野象的第一人,古时云南“乘象”“象耕”更是随处可见。《三国演义》连环画中,孟获骑着大象出战的画面,让“云南人骑大象”成为了一个总也过不去的梗。
大象厚重稳行,强壮长寿,加之“象”“祥”谐音,中华先民视其为祥瑞。“太平有象”“喜象升平”之说自古有之,寓意河清海晏、民康物阜。陆游诗曰:“太平有象无人识,南陌东阡捣麦香。”千百年来,大象已然成为中国各民族共同的祥瑞象征。
然而几千年来,随着中原等地气候逐渐转冷,加之人类生活区域不断扩大,大象唯有一路南迁。时至清末,便只有边远的云南西双版纳一带,还能见到少量野象踪迹。
时间来到2020年,一个名为“断鼻家族”的野生亚洲象群从西双版纳进入普洱,一路向北。全世界的目光都投向了中国云南——“象”往的地方。
恰恰是这一年,云南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8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8502个贫困村全部出列,11个少数民族实现整族脱贫,困扰云南千百年的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中国用8年时间,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56个民族、14亿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了幸福美好的小康生活。
难能可贵的是,新时代中国在全力脱贫攻坚的同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美丽中国,开创了“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的伟大理念和成功实践。
正所谓: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你不负大象,大象带你“出圈”。国际网红“断鼻家族”举族北迁,当地政府、各族群众一路陪伴、一路呵护,一个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真实、立体、全面地呈现在全世界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