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磨憨看见幸福——昆明高质量推进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
党的二十大对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部署。云南践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个民族也不能少”的承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围绕“基础牢、产业兴、环境美、生活好、边疆稳、党建强”目标,在全省374个沿边行政村(社区)全面推开、纵深推进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积极推动民族地区主动服务和融入全省现代化建设。
磨憨,一个位于中国与老挝边境线上的小镇,中老铁路在此穿境而过。自2022年昆明托管磨憨镇以来,磨憨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工作不断加快,在昆明市创新开展的“以城带边、以城兴边”帮带共建机制下,与昆明市五华区、盘龙区、官渡区、西山区、呈贡区、安宁市6区(市)结对的磨憨镇尚勇、尚冈、曼庄、磨龙、龙门、磨憨6个行政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24年4月,初夏的曼庄村委会大龙哈村,彩旗飘飘、锣鼓喧天,身穿民族服装的村民组成两列迎宾队,脸上洋溢着欢乐的笑容,载歌载舞欢迎着四村八寨的来宾。大家敲着锣、打着鼓、跳着舞在村民活动广场上聚集,一盆盆象征着吉祥如意的水开始泼了起来……一幅边民富、边关美、边疆稳、边防固的幸福画卷徐徐展开。
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是各族群众看得见的“幸福”。通过昆明市的帮带共建,磨憨6个行政村通往家家户户的路面都变成了干净好走的硬化路,村民喝上了干净卫生的自来水,达标的供电可靠率撑起了“供电服务暖心伞”,行政村5G网络全覆盖……磨憨各族群众的“幸福根基”不断夯实。
安宁市负责帮带共建的磨憨村委会驻村第一书记张梦飞表示,承担建设任务后,安宁市始终坚持以彻底改善基础设施条件为出发点,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广场建设、给排水及雨污分流系统、道路建设、公房及民居建筑风貌改造、强弱电入地等,投入1400万元,实施了6大项36小项工程。
项目的建设给村民带来了实惠。“安宁市给我们建设了全长1.2公里污水系统、7.7公里给水线路,用4个月解决了我们村长期以来供水不足、水质不达标的问题,实现‘通户直饮山泉’,我们现在都可以喝上干净的水了。不仅如此,强电电缆入地后,我们村也告别了‘空中蜘蛛网’的时代,还了大家一片湛蓝干净的天空。”帮带共建以来的变化,磨整村民小组组长岩坎亮看在眼里,也印在村民们的心中。
截至2024年1月,6区(市)帮带共建磨憨镇6个典型示范村建设项目136个,累计投入资金9090万元,历经3个“百日会战”,6个典型示范村的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磨憨各族群众“幸福根基”夯得更实,幸福感越发真切。
昆明市在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村容村貌的基础上,还着重帮扶产业发展。截至2023年9月18日,磨憨镇6个行政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均已超过10万元。在“一村一品”的打造中,龙门村冬季人参果,尚勇、尚冈、曼庄、磨龙、磨憨5个村的冬季蔬菜作为主导产业,分别占全村生产总值已超过30%。
为解决磨龙村委会青松村民小组经济发展后劲不足的难题,西山区派驻干部在前期调研中了解到,青松村民小组村民除了种植冬季蔬菜,全村还有1900亩茶园,可谓家家户户有茶园。为推动该村产业多元,西山区出资300余万元修建了茶叶初制所,助力该村茶叶产业的发展。西山区派驻的驻村干部杨文钊表示,“家家户户有晒棚、家家户户有茶园、家家户户能致富”的美好愿景不再遥远。
走进龙门村委会龙门村民小组,村民们正在采收人参果,不少村民家楼下都摆放着刚采收回来的果子。龙门村的自然环境适合人参果的生长,呈贡区帮扶人员就从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县引来了苗。
“发展一村一品只是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的项目之一。我们在帮带共建中充分发挥特有区位、资源、政策等优势,从人居环境、产业、教育、医疗等方面入手,全面精准开展龙门村小组现代化边境幸福村点对点共建。”呈贡区负责帮带共建的驻村第一书记朱兵说。
如今,磨憨各个村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的发展后劲更足,磨憨镇各族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更加坚定。
黄土墙、茅草顶、磨站幸福广场边,用汉字写的五十六个民族名称雕刻在一个中国结上,村内道路边的墙上各种彩绘,家家户户都有各自的垃圾桶,路面没有一点生活垃圾,干净整洁,让人无时无刻不感受着村民的幸福新生活。
负责帮带共建尚勇村磨站村小组以来,五华区秉承“高规格、高站位、高标准、高责任、高效率、高频次”的原则,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整合优势资源,创新“1+4”工作机制,通过多轮调研,制定了“一户一宅一方案”建设规划,并重点聚焦市政综合项目、原有建筑风貌改造、新建建筑项目、乡村绿化美化、重要空间打造和文化宣传等。
“以前污水横流的情况不复存在,村子也漂亮了,我们现在可以说是幸福中的幸福。不仅如此,五华区还帮我们规划了特色餐饮、精品民宿、露营营地一体化产业发展方向,相信我们以后的日子会一天更比一天好。”磨站村民小组组长杨四代由衷地感叹道。
对帮带共建的成效,磨龙村委会党总支副书记赵文才也深有感触,他说:“村容村貌变美了,村民生活的幸福感更加真切。我们一定要抓住昆明市帮带共建这个机会,更好地配合西山区,把产业发展好,让老百姓生活越过越好。”
村村寨寨人畜分离了,农村生活垃圾、农村生活污水、卫生厕所缺失等影响村民生活的顽疾解决了,一个个美丽的村庄变成了边境线上一道道亮丽的风景,让磨憨各族群众看到了昆明市帮带共建的信心和决心,村民发展的信心更足了。
村寨变美,产业发展有了方向,生活的内容也在悄无声息地发生着改变。2023年,磨憨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到2.05万元,远超勐腊县的1.53万元,接近昆明近郊县区水平,随着幸福村建设的不断深入,村民手里有钱了,还享有优质资源。共享医疗保障、文化娱乐、体育运动等有益身心健康的生活新风尚走进磨憨各族群众生活,幸福生活的内涵在不断延伸。
在尚冈村小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广场边,盘龙柱高耸入云,默默讲述着盘龙区帮带共建的感人故事。旁边新建的幸福广场上的浮雕诠释着“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内涵。
产业慢慢发展起来,收入提升了,一个个沿边村寨富了起来,一个个村民家庭生活好了起来,孩子们能接受到更优质的教育,一张张灿烂的笑脸展现了磨憨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的显著成效,村民们幸福感满满,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更加深入人心。
如今,磨憨镇6个沿边行政村的64个自然村(66个村民小组)均设置了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的视觉标识,已达到100%覆盖。磨憨—磨丁合作区管委会、磨憨镇注重结合重要时间节点开展活动,积极运用线上线下多种形式展开宣传,组建专门队伍,下沉村、组开展入户走访、召开群众大会,积极宣传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相关文化知识,在“润物细无声”中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人心思定谋发展,人心思治求幸福。磨憨—磨丁合作区管委会始终坚持“人人都是普法员、人人都有责任田”的普法思路,科学配置现有的38名民警、79名辅警,全面调动各级各类组织及相关人员,充分发挥网格化管理优势;镇、村两级9个调解委员会、50名调解员、做到村(社区)、乡镇(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全覆盖,矛盾纠纷调处率达100%,矛盾纠纷调处及时有效。村民法治意识增强,矛盾纠纷被消除在萌芽阶段,从源头上减少矛盾纠纷,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群众生活过得稳定幸福,村子才会和谐。群众满意了,获得感、幸福感、归属感增强了,村民的主人翁意识才会不断增强,守边护边成为村民的自觉行动。
“国门即是家门,我们既是边民更是国民,党和政府始终惦记着我们,我们更要尽职尽责,守好家门,护好国门。”尚冈村民小组组长岩温章表示。
在磨憨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中,昆明市6区(市)强化党建、注重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统筹多方力量参与幸福村建设,使村民处处有榜样为镜、向标杆看齐,让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成为撬动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的支点。
盘龙区真切考量尚冈村的村情民意,积极推进“党建引领+民族团结”的有机交融。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凝聚政企合力,激发村民主体性,让尚冈村的“幸福路”走得更有速度、更有温度。
在人居环境提升过程中,盘龙区动员尚冈村小组的党员处处带头,整治院落围墙、清理架空层杂物等事事冲锋在前,激励着村民打造自家的“小花园”“小菜园”,多方携手打造宜居宜业的边境幸福村。盘活人、财、物等资源,将“两新”党建融入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发展大格局,将区域党建“软实力”转化为尚冈村产业发展“硬支撑”。
在整个帮带共建过程中,6区(市)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党群连心、共建共享,解民忧、暖民心,将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与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有机结合,形成全域动员、全民参与、全力推进的齐抓共管良好格局,进一步强化了磨憨兴边富民、强边固防的组织保障。
2024年,磨憨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进入新的赛道,步入新的征程,产业发展、就业增收的措施不断强化,“两污”治理持续巩固,教育医疗、文化润边持续完善,强基固本等措施持续开展。昆明市锚定目标、真抓实干,接续奋斗、拼搏进取,以高质量帮带共建推动磨憨跨越式发展,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创新实践书写中国式现代化云南新篇章。
(文字来源于云南民族时报,有删节,未署名图片由昆明市委办公室提供)
潘璇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