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助力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访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主任曹金萍
记者:感谢您接受《民族画报》的采访。您现场聆听《政府工作报告》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曹金萍:现场聆听李克强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我深受鼓舞、备受振奋。报告政治站位高,任务目标明,为民情怀深,发展举措实,总结工作实事求是,分析问题客观准确,部署任务切实可行,具有很强的指导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充分体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充分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体现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是一个高举旗帜、求真务实、鼓舞士气、催人奋进的好报告。
李克强总理在总结过去五年工作时讲到“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民族团结进步呈现新气象”,在今年工作部署中强调“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求“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讲到了我们的心坎上,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
作为一名民族工作者,我倍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更加坚定了完整准确全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的信心,更加坚定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更加坚定了推动新时代全省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信心。
记者: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山东省民族宗教委是如何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取得了哪些成功经验?
曹金萍: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山东省民族宗教委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认真落实党中央关于民族工作的决策部署,锚定“走在前、开新局”目标定位,以常态化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十大行动”为重要抓手,有形有感有效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山东实践走深走实。
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呈现新气象,切实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将民族工作纳入各级党委重要议事日程、党的建设、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政治考察、巡视巡察、政绩考核,将6个方面细化为25条具体标准,使“六个纳入”在基层可操作、能评价、会落实。
推动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实现新突破,命名省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7处、教育实践基地18处,创新开展“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建设共有精神家园”主题文创作品征集活动,设计打造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项目,启动孔子学堂万里行(齐鲁民族行)公益项目,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展现新作为,统筹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创建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分两批在2个市、11个县(市、区)、4个乡镇(街道)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创建试点,对463个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进行整体提升。扎实推动“三项计划”落地见效,创新推出“道中华·齐鲁行”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行项目,着力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
记者:在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山东省民族宗教委有哪些举措?
曹金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个民族都不能少。山东省民族宗教委将聚焦各民族发展战略共融、发展动力共建、发展过程共振、发展成果共享,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三个意义”,助力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大力支持民族镇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强动态监测,防止返贫和新致贫现象发生。在全国率先开展乡村振兴示范民族村创建工作,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引领“五个振兴”,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民族村35个、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7个。支持民族镇村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培育5处产业化品牌集聚地。充分发挥省民族宗教委兼职委员制度作用,优化职责分工、加强沟通协调,结对帮扶交融连片示范区项目20个。以增进共同性为导向,开展“富口袋+富脑袋”乡村行动试点,倡导健康文明的思想观念、精神情趣和生活方式,不断完善医疗、卫生、养老等社会保障体系,让各族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卢旭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