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牢记殷殷嘱托 建设美好边疆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地区,新疆各民族是中华民族血脉相连的家庭成员。2022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考察时指出,要聚焦新疆工作总目标,推动事关长治久安的根本性、基础性、长远性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疆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新疆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制定实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创建条例》,持续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形成共创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的良好局面。
在新疆,民族团结的先进模范层出不穷,守望相助的暖心故事不断涌现。下马崖边境派出所、裕民县“爱心妈妈”协会、吾哈斯·苏来曼、阿布都加帕尔·猛德等优秀集体和模范个人就是其中的典范。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新疆各族群众和睦相处、和衷共济,正努力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奋力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生态良好的美好新疆。
下马崖边境派出所: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哈密市伊吾县下马崖边境派出所是连续7次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受党中央表彰的“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获第二批全国“枫桥式公安派出所”的优秀集体。从20世纪70年代捐款198元为困难群众购买种子,到如今“物业警察”何春明靠一根绳子从楼顶下坠到4楼为村民取钥匙,红色基因在这里代代相传;从为村里老人义务理发,到接力照顾孤寡老人,民警们的为民情怀体现在方方面面。
下马崖乡水资源匮乏,群众“吃水难”问题长期存在。1988年,派出所民警自筹资金,奋战60天,在派出所院内打出下马崖乡第一口水井,后来这口井被称为“爱民井”。自1964年建所以来,下马崖边境派出所打出了“爱民井”,修通了“团结路”,建起了“连心坝”,筑起了“公安边防林”,种起了“致富葡萄”。民警们解民忧、暖民心,把好事实事办到了群众心坎上。
祖农·萨依提还记得小时候民警为村民送水时,他便和小伙伴坐在拉拉车上玩耍的场景。“这成了我童年的快乐记忆。从小妈妈就教育我,长大要做像警察叔叔们这样的人。”祖农·萨依提说。长大后的他如愿当上了民警,还入了党。如今,下马崖乡有100多名党员,约占全乡总人口的八分之一。
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派出所积极开展了形式多样、感染力强的宣传活动:组织集中观看直播盛况、新闻播报,召开专题讨论、落实专题教育,开展“人人上讲台”活动,民警笔记均达上万字;启动“我们的二十大”十二木卡姆歌曲编创、“请您听我作宣讲”快报创作两个特色活动;与辖区群众一同将党的二十大精神等“金句”刻上图板、画成画册、制成展板……把党的声音传播到辖区群众心中,引领群众将维护民族团结转化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正如下马崖边境派出所所歌唱的那样:“当我巡逻在边疆的每一个村庄,每一寸土地都融入我的胸膛;下马崖的乡亲啊热情善良,警民鱼水情深谊长,谱写爱民固边新乐章!”
“快看!山花民间艺术团的‘爱心妈妈’们来了。”
“听说,这次不仅可以看精彩节目,还能听到民族团结的故事。”
一大早,尽管天气寒冷,但“爱心妈妈”协会山花民间艺术团的团员们从县城走了30公里山路,赶到塔城地区裕民县哈拉布拉乡加勒帕克塔勒村为群众表演节目、献爱心。裕民县“爱心妈妈”协会会长努尔兰·爱民说:“我们希望深入农牧区、社区和学校,以文艺表演的方式,宣传好党的好政策,像蒲公英一样播撒民族团结进步的种子。”
如今,“爱心妈妈”协会在塔城地区裕民县家喻户晓,努尔兰·爱民入选“中国好人榜”,协会还荣获自治区妇联颁发的“爱心贡献奖”荣誉称号。协会会员有汉、哈萨克、维吾尔等13个民族,人数由最初的13人发展到现在的300余人。协会主要的帮助对象是贫困学生、贫困家庭、孤寡老人和重大疾病患者。随着协会的发展,会员多了、资金多了、被援助的人也多了,“爱心妈妈”们的“小爱”汇集成“大爱”,流淌在塔城边疆的村村镇镇。
崭新的书包,漂亮的文具盒,让阿勒腾也木勒乡牧业寄宿制中心学校学生赛力克汗捧在手中,欣喜不已,这些是爱心妈妈’送的学习用品。从2008年开始,“爱心妈妈”们先后十余次前往学校,送去捐助资金累计达24000余元。阿勒腾也木勒村村民木拉提身体不好,干不了重活,生活比较困难,多年来,“爱心妈妈”协会的帮助也让一家人由衷感激。
15年来,“爱心妈妈”协会先后帮助贫困家庭和学生达数百人,为抗灾捐款10余次,举办慈善和爱心宣传活动223场次。这些来自不同民族、不同年龄的妈妈们,因博大的母爱相聚,用爱心奏响了一曲边境民族团结的协奏曲。
在新疆裕民县的牧场上,无论酷暑寒冬,总有一个身影出现在牧民最需要的地方,他就是哈萨克族医生吾哈斯·苏来曼。牧民们常说,草原上的花儿有多少,吾哈斯医生做的好事就有多少。
1975年,吾哈斯·苏来曼从塔城卫校毕业,他放弃了在裕民县城医院工作的机会,主动要求到牧场的流动医疗点为农牧民看病。“我熟悉牧区情况,我要在牧区为各族群众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这是吾哈斯·苏来曼的初心,也是40多年默默的坚守。从此,在广袤的草原上、起伏的丘陵中,总能看到一个瘦长的、背着药箱的骑马人的身影。他在裕民县的冬夏牧场里为病人缓解病痛,为牧民带去希望。
阿勒腾也木勒乡60岁的牧民热夏提不会忘记,吾哈斯·苏来曼医生为她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无怨无悔地奔波在她家的冬夏牧场。提起吾哈斯·苏来曼医生,吉也克乡牧民夏拉帕提也有说不完的感激。1983年,她在冬季转场途中突然临产,是吾哈斯·苏来曼医生及时赶来。生产过程中婴儿呼吸受阻,情急之下,他顾不得做防护措施,迅速口对口地为婴儿吸取口腔中的污物,经过一番努力,孩子青紫的小脸蛋儿渐渐恢复了颜色,吾哈斯·苏来曼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吾哈斯·苏来曼几十年如一日地工作在牧场流动医疗点,先后巡诊近9万人次,拯救危重病人9000多人次,接生婴儿2800余人次,挽救了180余名婴儿的生命,被农牧民们亲切地称为巴尔鲁克山下的“多乎德尔”(意为草原医生)。他先后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等诸多荣誉。
2015年,吾哈斯·苏来曼从牧业医院退休,但他选择继续留在社区,为有需求的各族群众免费义诊。他说:“我是一名党员,党员不退休,医生职责使我更不能退休,我要一直服务各族群众!”
因帮助游客后拒绝接受报酬、亮出党员徽章而备受关注的“党徽大叔”阿布都加帕尔·猛德,实现了他期盼已久的愿望——在北京天安门观看升国旗。在现场,凝望着国旗缓缓升起,他激动得流下了热泪。
阿布都加帕尔·猛德出生在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克陶县木吉乡木吉村,他曾是帕米尔高原上一名普通的护边员。2021年7月2日,木吉乡火山口景区下了近3个小时的雨,游客晋文华的白色越野车陷入泥地,阿布都加帕尔·猛德看到后毫不犹豫地和朋友伸出援手。虽是夏天,但高原气候恶劣、泥水冰凉,历经一个多小时,大伙儿才将车推出泥地。阿布都加帕尔·猛德随后又为游客带路,将他们带离了泥泞区域。事后,当晋文华想给钱表达感谢时,阿布都加帕尔·猛德连忙摆手说“不”,还掀开外套,自豪地亮出了胸前的党徽。今年初,这段亮党徽的视频引起网友关注后,阿布都加帕尔·猛德被亲切地称为“党徽大叔”。
在牧区,牧民党员都会自觉佩戴党徽。从入党那天开始,阿布都加帕尔·猛德就一直戴着党徽,平日里格外爱惜。他说:“爱惜党徽,就是热爱我们伟大的党。”作为护边员,阿布都加帕尔·猛德在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的边境一守就是12年,每天至少要巡护40多公里。他积极带动牧民群众巡边守边,不畏艰险、兢兢业业、踏实守边,发挥了一名党员边境护边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如今,阿布都加帕尔·猛德依然坚守初心、不忘使命。他说:“党员的身份让我倍感珍惜,党徽也时刻提醒着我,遇到困难要冲到最前面。党的好政策让牧区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我想用自己的行动回报党和祖国,为群众、为家乡做更多事情!”阿布都加帕尔·猛德以实际行动,让党徽成为帕米尔高原上最亮的光。
(图片除署名外均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委提供)
石薇 高莹 编辑 潘璇 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