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好美丽家园 维护好民族团结 守护好神圣国土——泸水市牢记嘱托创新推进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工作纪实
泸水市位于云南省西部,是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全市国土面积3200多平方公里,西与缅甸联邦共和国接壤,边境线长136.24公里。全市常住人口约20.4万人,有汉、傈僳、白、怒、彝、景颇等21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3.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泸水各族群众“身在边疆,心向中央”,始终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正确把握和全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秉持“重在平时、重在交心、重在行动、重在基层”的理念,以“六抓、六坚持”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六个基础不断夯实,共同描绘出了一幅守护好祖国边疆、建设好美丽家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泸水新画卷。
抓组织领导把稳“方向盘”,坚持“五个强化”构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新格局,不断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政治基础
——强化理论武装。泸水市常态化开展党员干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习,各级各部门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党支部每年集中学习两次以上。市、乡党校以“万名党员进党校”“泸水讲堂”等开展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宣讲、民族团结进步专题培训等覆盖全市9380多名党员干部。成功推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入脑入心,全市党员干部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行动更加自觉。
——强化责任落实。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纳入党的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纳入巡视巡察、年度综合考核的重要内容,做到与市委、政府中心工作同安排、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织密责任网。大力推行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乡镇长(街道办主任)和“十进”活动牵头单位主要负责同志月度任务清单的工作措施,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共创局面。实行党员干部挂钩联系少数民族群众结对帮扶,在各级党员干部中扎实开展“对党忠诚、履职尽责、攻坚克难”和“维护民族团结,做四个特别坚定干部”专题谈话,做到对标对表、强化思想洗礼,不断锤炼党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已成为带领各族群众奔向现代化的“主心骨”“贴心人”。
——强化体制机制建设。创新出台推动和保障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三级联创等七项机制》、规范和提升创建主阵地工作效能的“十进”工作指引等一系列具有“首创精神”的制度机制。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民族工作部门履职尽责、各部门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时代民族工作新格局。
——强化创建保障。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纳入“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重要内容。事有人管,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双组长的市委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工作有人抓,抽调5名干部充实到市创建办;成立了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心,增设4个事业编制;在全市10个乡镇(街道)均配备统战委员和民族专干,86个村(社区)均增设了1名专职民族宗教干事。资金投入有保障,2019年以来市财政累计安排243万元资金专项用于创建工作。
——强化工作创新。出台了《泸水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命名管理办法》,将创建工作有机融入到各行各业各领域中心工作双融双促双推双达标,在实现创建全覆盖的基础上,积极培树各类典型。打造了以片马抗英纪念馆、片马风雪丫口等为首的边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廊带,涌现出了一大批民族团结先进集体和模范个人,先后有10个单位(个人)被表彰为全国(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个人)。
抓宣传教育拧紧“总开关”,坚持“四个深入”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不断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思想基础
——深入开展常态化宣传教育。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国民教育的全过程,分众化开展宣传教育。编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本问题读本》《创建应知应会手册》等宣传读本,落实8月宣传月、主题党日、理论学习中心组研讨、民族团结大讲堂等机制常态化开展宣传教育,宣传教育覆盖面、知晓率达到100%。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居民公约、村规民约、学生守则、行业规范等日常治理中,坚持区分对象、分类指导、分层施教,在机关党员干部、农村和社区居民群众、企业职工、学校学生、宗教教职人员和信教群众中开展不同类型的主题教育活动,进行滴灌教育。聚焦青少年教育,实施“五进课堂”“五项传承”,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孩子们的心灵深处。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及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开展马克思主义“五观”大宣讲380余场,培训22000余人。开展“我是中华民族”“我们的中国梦”等主题实践活动,实施“民族团结进步+”深度融合发展行动计划,将创建工作与文化、旅游等结合起来,有效搭建了实体化的宣传载体。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主阵地作用,利用报纸、电视、“三微一端”等媒介,宣传党和国家民族理论、政策法规,讲好民族团结进步故事。
——深入开展弘扬传承中华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依托市、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中心为载体,以“百姓大舞台”“阔时节”“三下乡”等活动为平台,在各族群众中深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打造以片马抗英纪念馆为首的爱国主义和边境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基地、廊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街区等,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深入实施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双百”工程,推动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傈僳族民歌”“傈僳族刀杆节”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舞蹈《傈僳刮克》荣获全省第七届金秋风采舞蹈大赛金奖,推动各民族文化互鉴交融、创新发展。
——深入开展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制定印发了《关于面向农村与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社区开展群众普通话推广普及的实施方案》等,采取“职业技能+普通话”能力培训、“小手牵大手,推普一起走”“学前学会普通话”,使用国家统编教材,大力营造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社会生活环境等有效措施,持续提高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程度和普及质量,以语言相通促进心灵相通、命运相通。
——深入开展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培育。深入实施“峡谷红旗飘”、文明创建、公民道德建设、时代新人培育等工程,广泛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科普文化进万家”等活动,一面面五星红旗在峡谷高高飘扬、一首首红歌响彻峡谷、一条条共同富裕的幸福之路通向各族人民心灵深处,各族人民不断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不断深入人心。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密正华、全国道德模范桑南才等各行业各领域先进典型不断涌现。形成各民族 人心归聚、精神相依、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
抓融合发展开启“金钥匙”,坚持“五个着力”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不断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物质基础
——着力创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打赢深度贫困攻坚战、巩固脱贫成果衔接乡村振兴双融合、双推进、双达标,傈僳族、怒族等实现了千年跨越,与全国、全省同步建成小康社会。
——着力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围绕怒江州“两区一胜地”发展定位和“六新泸水”建设目标,深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推进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加强边境民族团结进步廊带建设。加快片马口岸提升建设,打造辐射中心新支点。
——着力提升自我发展能力。聚焦资源禀赋强基础、促转型,产业结构不断优化。202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91.65亿元,“十三五”年均增长11.3%,被评为“县域跨越发展先进县”,跑出了泸水“加速度”。
——着力推动共同富裕迈出实质性步伐。深度贫困总攻卓有成效,7.3万贫困人口、69个贫困村如期脱贫摘帽。严格落实“四个不摘”、动态监测帮扶等措施,持续推进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和乡村振兴。2021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0731元、8810元,近五年年均增速7.9%、10.3%,收入之比持续缩小。
——着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以交通为代表的基本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成绩斐然。行政村公路硬化通达率达100%,被评为全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美丽县城”建设持续推进,城镇化率达72.93%。率先在全省实现“一村一幼”目标,人均受教育年限逐年增加。卫生室、公共活动场所实现全覆盖,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等实现应保尽保。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着力构筑祖国西南生物生态安全屏障。秉承“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天人之道,深入践行“两山”理念,推进“怒江花谷”生态建设,1万多建档立卡群众转变为生态护林员,全面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加快创建高黎贡山国家公园,打造生物多样性保护核心区的“样板地”,森林覆盖率达78.53%。
重楼。
抓创新交融搭建“大舞台”,坚持“三个深化”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不断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社会基础
——深化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构建。在18个易地扶贫安置点(社区)3万多各族群众不分民族、地域按抽签分房共同居住,各级各类学校学生不分民族、不分地域进行混班混宿,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会条件不断完善。
——深化城市民族工作。围绕1.2万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和3万多易地扶贫搬迁群众为重点,从语言、法律、技能培训入手,通过举办“东西部劳务协作万人大型招聘周”等活动,广泛搭建就业平台,完善医保、社保服务管理,建立和完善少数民族人口流出地和流入地对接机制,为各民族到省会、东部沿海城市就业、求学创造尽可能便捷的条件,进一步促进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
——深化示范创建阵地建设。针对不同领域、不同群体的共性特点和个性差异,突出人文化、大众化、实体化特点,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十进”。常态化开展社区“邻里和睦一家亲”、乡村“团结互助共致富”、机关“懂政策、讲团结、做表率”、企业“在一起、共成长、同心圆”、学校“培植民族团结基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军营“军民融合鱼水情”、宗教活动场所“爱国守法,我是公民”、家庭“弘扬传统美德,培育良好家风”等活动。形成细胞全覆盖,以点串成线、以线连成片、以片带面的示范创建格局,让创建工作始终保持蓬勃生机。泸水市被命名为全省第一批“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有58个乡(镇)、社区、学校等被命名为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92个乡(镇)、社区、学校等被命名为怒江州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市级机关、乡(镇)、村、社区、学校等重点单位场所创建覆盖率达100%。
“两个持续”提升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法治基础
——持续提升民族事务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将民族事务纳入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依法保障各民族群众合法权益。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及时科学稳妥调整相关政策,废止7件、保留4件、新制定出台3件涉民族工作的规范性文件,辖区内各族群众享有同等法律地位、权利和义务。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街区。
——持续提升民族事务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深入推动“平安泸水”“法治泸水”建设,大力开展“八五普法”宣传教育,引导各族群众依法办事。成立社区法官工作室,开展“万人进千村帮万户”法律服务专项行动,建成92个基层法律服务工作站,79个“法润脱贫”法律服务微信群。推行德治、法治、自治相结合,深化网格化服务管理,积极推动社区警务网格化“十户联防”工作,创建了省级“老窝枫桥式派出所”等一批先进典型。开展抓党建促农村宗教治理,市处级领导挂钩联系48所宗教活动场所,强化“导”的能力和水平,创建省、州、市“和谐寺观教堂”21所,持续维护民族宗教领域和谐稳定。
“三个突出”有效防范化解民族领域风险隐患,不断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安全基础
——突出抓好民族领域风险隐患防范化解。制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定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化解率达96%。依法妥善处理涉民族因素的案事件,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自建县(市)以来从未发生过因民族因素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调查排名跃升全省第6位。
——突出抓好涉民族因素意识形态问题积极稳妥处理。依法严厉打击利用网络挑拨民族关系、煽动民族歧视和仇恨、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行,加强监测,积极做好舆论引导和管控,在网络空间形成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正能量、好声音。
——突出抓好强边固防和疫情防控。严格落实好“五级段长制”,加强对守边群众政策支持,强化边境一线“五个管住”措施,夯实边境管控“四道防线”,抓好“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工作,党政军警民6万余人坚守一线,牢牢守护了疫情防控的国门防线,至今仍保持“零病例、零输入、零扩散”。
如今,泸水各民族亲如一家,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如阳光、空气般融进泸水人民的生活中,流淌在各族群众的血液里。各族群众同心同向、苦干实干,在接续奋斗中展现担当、贡献力量、绽放风采,正从封闭落后走向开放前沿,从贫困落后走向美丽幸福新生活,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绘就了一幅“建设好美丽家乡、守护好祖国边疆”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泸水新画卷。
(部分图文资料由泸水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领导小组办公室收集提供)
韩俊丽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