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民族记忆 图说多彩中华

关闭

   
当前位置: 首页 > 同心筑梦 > 李维东:守护天山南北生态安全 >> 正文

李维东:守护天山南北生态安全

2022-08-23 民族画报记者 鹰鸽 报道

李维东曾是一名鼠疫防治工作者,获得过“全国优秀医务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等殊荣。经过多年的防疫工作,他逐步发现我国局部地区环境恶化、珍稀动物濒临灭绝等问题,于是他放弃功成名就的工作领域,毅然调入了新疆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致力于保护研究濒危鼠兔、野骆驼和藏羚羊工作,主持完成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世界自然基金会、生态环境部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野生动物濒危等级评估、伊犁鼠兔栖息地保护、阿尔泰山四国跨国界生物圈保护地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考察及规划等项目,为边疆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作出了突出贡献,先后荣获“绿色中国年度人物”“中国生态文明奖先进个人”等荣誉。

发现伊犁鼠兔

1983年7月,李维东在鼠疫防治工作途中救治了一位重病的哈萨克小女孩。小女孩的爷爷奶奶为表谢意,邀请李维东到家里做客并告诉他可以拍摄他们家旁边的加斯库勒湖。为了拍摄到加斯库勒湖的全貌,李维东登上了湖北边的吉里马拉勒山。当他站在悬崖边感叹大自然的雄奇时,不经意间看到的一幕引起了他的兴趣:旁边的岩石缝里冒出一个灰灰的小脑袋,很快又钻了回去,不一会儿又钻出来……“它扭动着身子,在几近垂直的岩壁上蹬爬。毛茸茸的圆耳朵直楞楞地竖在头顶,看起来既像鼠又像兔。”回忆当时的情景,李维东仍兴奋不已。

伊犁鼠兔。(李维东 摄影 )

1985年,李维东和同事又采集到了第二、第三个这种标本。1986年,李维东和中国科学院研究员马勇把这种小动物命名为伊犁鼠兔,从此世界动物史册上又多了一个由中国人命名的神奇物种。从那时起,李维东全身心投入伊犁鼠兔等濒危物种的研究和保护工作。他常年扛着沉重的设备,对新疆7个县(市)、6个定位观测区内的14个观测点进行保护和监测,监测数据直接上报到国家相关机构或国际环保组织。

2016年5月,在李维东的努力下,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精河县设立了伊犁鼠兔保护地,并建立了基布克保护站、中心保护站和冬都精保护站,保护伊犁鼠兔。(谢永平 摄影)

在李维东的努力下,伊犁鼠兔2005年被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物种红皮书,2008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2021年成为国家重点保护动物。2010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将7月24日定为“伊犁鼠兔物种日”。

助力边疆民族地区环境保护事业

“发现伊犁鼠兔”是李维东的职业生涯转折点。1996年他进入新疆的环保领域,参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项目四进罗布泊无人区,与美国动物学专家三进阿尔金山保护区,完成了罗布泊野骆驼保护区的规划考察、东昆仑藏羚羊武装科考及反盗猎行动等项目。从2006年起关注天山一号冰川保护区和卡拉麦里山有蹄类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环保问题,致力野生动物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

李维东作为国内早期藏羚羊研究学者,与新疆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工作人员一道很早科学证实了藏羚羊的产羔繁殖地。他通过协调政府机构与民间组织,团结更多力量打击偷猎,曾为一线反盗猎警官进行藏羚羊保护与执法培训,参与三省区藏羚羊保护联合巡护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调整藏羚羊的濒危等级等系列工作。为此,李维东被授予“中国边境野生生物卫士”和“新疆十大法制人物”等多项荣誉。

2011年,李维东主持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张翔 摄影)

近年来,李维东开始关注经济建设对新疆卡拉麦里山有蹄类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的影响。他多次针对保护区建设项目与野生动物保护问题,严守生态保护底线,对当地的自然生态保护起到了积极作用。他还多次应邀参与卡拉麦里自然保护区的环保整改工作,助力卡拉麦里自然保护区逐步恢复“观兽天堂”美称。

李维东(前排中)与记者和志愿者们在卡拉麦里山自然保护区考察。(许海峰 摄影)

李维东自然生态保护服务工作室主持的“拯救伊犁鼠兔行动”“保护伊犁鼠兔最后家园”和“推进伊犁鼠兔保护的可持续发展”等系列项目直接促进了冰川区保护工作。通过李维东多年的努力,201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建立天山一号冰川保护区域,从此开始了乌鲁木齐母亲河源生态系统的整治。

2021年阿拉善SEE生态协会会议上,李维东在介绍天山冰川与伊犁鼠兔保护项目。(肖杰文 摄影)

精河县伊犁鼠兔主题文化园。(李维东 摄影)
带领各族群众走上环保道路

1955年,李维东出生在伊犁河畔,他能讲流利的哈萨克语和维吾尔语。语言的优势给李维东的环保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方便。长期以来,他与当地的汉、哈萨克、维吾尔、蒙古族群众一道进行监测巡护,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与他们共同保护边疆地区濒危野生动物及生态环境,守护天山南北生态安全。

1983年,李维东在吉里马拉勒山上发现了伊犁鼠兔。图为李维东与牧民乌买汗一家及邻居们合影留念。

李维东说:“有些少数民族志愿者的父辈就跟我们一起保护伊犁鼠兔,有的父辈不在世了,但他们的孩子们还跟着我们在保护伊犁鼠兔,无私地支持着我们的工作,这也是这么多年我能够坚持进行保护工作的动力。”当地的各族牧民积极参与保护伊犁鼠兔工作,也带动了许多志愿者加入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给予了李维东很多帮助与支持。

李维东(右)培训牧民志愿者如何使用野外监测设备。(谢永平 摄影)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精河县牧民乌·其木代和达·巴依尔达拉的父辈从1987年开始支持李维东的伊犁鼠兔保护研究工作。2016年李维东在精河县成立“天山精灵卫士蒙古族牧民志愿者队伍”时,乌·其木代和达·巴依尔达拉接过父辈的班,参与了伊犁鼠兔保护工作,助力中国西部的自然保护工作和生态文明建设。

牧民乌·其木代(右一)和达·巴依尔达拉(右二)同志愿者团队坚守伊犁鼠兔保护地。(李维东 提供)

2014年,乌鲁木齐县哈萨克族牧民托依坚和他的孩子们在自家牧场发现了伊犁鼠兔。李维东说:“这次发现将天山一号冰川保护区域伊犁鼠兔的分布又向东延伸了。”从此,托依坚一家都积极参与到伊犁鼠兔保护和宣传工作中。如今,他们在伊犁鼠兔的监测与巡护工作方面取得了难得的成就。

李维东(左一)与牧民志愿者托依坚及邻居们在一起。(冯良 摄影)

发现伊犁鼠兔四十年来,李维东在天山南北艰苦考察研究,保护边疆地区的野生动物,保护天山南北的生态安全。如今,已年过花甲的他,仍然精神矍铄地工作在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第一线,只要说起野生动物保护话题,就像回到了风华正茂的青年时代……

李维东在伊犁鼠兔栖息地天山一号冰川考察。(许海峰 摄影)

鹰鸽 编辑 卢旭 制作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