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民族记忆 图说多彩中华

关闭

   
当前位置: 首页 > 同心筑梦 > 大山深处开出致富路 >> 正文

大山深处开出致富路

2022-08-26 徐春霞 民族画报记者 滕俊 撰文摄影

2021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镜岭镇外婆坑村党支部获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这是外婆坑村继2019年被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后的又一荣誉。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林金仁和村民一起观看中央电视台现场直播,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外婆坑村民族团结一家亲。

外婆坑村地处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大山深处,距离县城42公里。20世纪90年代初,全村人均年收入只有96元。村党支部带领各族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走出一条致富奔小康之路。修路通车、盘活资源、团结一心,外婆坑村依托绿水青山的生态优势和民族团结的和睦环境,2021年村集体经济增收50多万元,带动农民增收2200多万元。

地处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大山深处的外婆坑村。

外婆坑村的红色足迹长廊。

“开门就是山,出门就爬岭。看看面对面,走走老半天”,是外婆坑村早年的真实写照。因为穷,村里的年轻人娶不到媳妇,外婆坑村成了远近闻名的“光棍村”。1990年,在外做箍桶匠的林金仁,被村民一致推选为外婆坑村村委会主任。林金仁上任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提议修一条通村公路。他自掏腰包2000元作为启动资金,一年跑了86趟县城,跑破了三双解放鞋。在林金仁等村两委干部的带领下,村民们起早贪黑,带着简陋工具穿梭在岩壁间,测量、打孔、开凿、修整,饿了就吃自带干粮,渴了就喝山泉水,没日没夜地赶工。1992年8月18日,这条“幸福路”终于打通。

修路只是改变外婆坑村贫穷落后面貌的第一步。20世纪90年代初,林金仁发现西湖龙井茶可以卖20多元钱一斤,而外婆坑村的珠茶才2元一斤,便确定了发展种茶卖茶的思路。为提高茶叶价格,带动村民增收脱贫,村里组织开展茶叶炒制技术培训。如今,外婆坑村已成功注册自己的品牌——“外婆坑牌”龙井茶,远销北京、深圳等地。早春时节,嫩芽初绽,外婆坑村各族男女老少齐采茶、家家户户炒茶忙,全村沉浸在茶香飘逸,交易红火的氛围中。

茶叶成为外婆坑村村民致富的重要经济来源。

外婆坑村各族男女老少齐采茶、家家户户炒茶忙,全村沉浸在茶香飘逸,交易红火的氛围中。外婆坑村有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保存完好的古村落,村内13个民族聚居。依靠这些得天独厚的资源,外婆坑村党支部带动村民发展起乡村旅游。游客可以体验住农家屋、吃农家菜和参观纺机、织布机、水车、花轿、捣臼等特色展品,与少数民族村民一起唱歌、跳舞,学做民族特色手工艺品。

暖阳下,漫步在外婆坑村整洁的道路上,只见许多人家门口晒着玉米饼,远远望去黄澄澄一片,浓浓的玉米香让人垂涎欲滴。“刚煎好的玉米饼,尝一下,很香的哦!”村民杨林娟拿起一张玉米饼,一边说一边热情地递了过来。春节期间,从全省各地来的游客每天达4000多人次。“平时一天能卖五六百元,节假日一天能卖上千元。”杨林娟说,随着乡村旅游的兴起,当年用于果腹的玉米饼,摇身一变成为深受各地游客欢迎的休闲小吃。这些年来,外婆坑村将原有玉米饼制作配方进行改良,又巧借中国乡村旅游发展契机,实现“土味”玉米饼的转型升级。2021年,该村接待游客32万余人次,仅玉米饼销售额就达到700多万元。

深受游客欢迎的休闲小吃——玉米饼,成为外婆坑村的“致富饼”。

在发展乡村休闲游中,外婆坑村形成一条以“体验式采摘游为主,高端民宿和多样化农特产品为辅”的发展思路。从2015年开始,在村党支部的带动下,外婆坑村建起农家乐集散中心,一次可接待200人就餐,住宿房间也全部做了别致的装修。如今,村里开起13家民宿、农家乐,每年有数以万计的游客慕名前来。“村里村外”民宿经营户林永龙表示,游客可以体验住农家屋、干农家活、吃农家菜、赏农家风景。如今,外婆坑村已拥有众多标签:江南民族村、网红打卡地、避暑胜地、旅游风景小镇核心区等,曾经穷得叮当响的“光棍村”,已变成人人称道羡慕的“富裕村”。

村民加工制作特色农产品。

外婆坑村环境整洁,实现了垃圾分类管理。

外婆坑村党支部凝聚起的战斗力,让这个小山村的致富路越走越宽。“我们要带领老百姓精神物质更加富裕,再上一层楼,让外婆坑越来越好。”林金仁坚定地说。

外婆坑村村民开心过节。

康梦婷 实习生 李浩楠 刘芊芊 编辑 卢旭 制作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