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民族记忆 图说多彩中华

关闭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 > 【新时代 新生活】创业把“不能”变成“可能”(壮族) >> 正文

【新时代 新生活】创业把“不能”变成“可能”(壮族)

2020-12-26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上林县白圩镇赵座村光华农民专业合作社养殖基地里,几十头壮硕的黄牛正在悠闲地吃鲜草。“这批是新引进的肉牛,很快就可以上市了。黄牛肉质地细腻,鲜嫩可口,特别好卖。”合作社负责人韦忠勇一边给黄牛添水,一边介绍起他的“养牛经”。

韦忠勇给黄牛添水。

韦忠勇两岁时身患小儿麻痹症,落下了终身残疾。韦忠勇说:“17岁我就跟人到广东摆地摊、进工厂务工,只为一个梦想——摆脱贫穷。”数年漂泊在外,韦忠勇收获了见识和敢闯敢拼的劲头,也收获了爱情。2014年初,乘着扶贫政策的东风,韦忠勇带着妻子刘剑青回到家乡后,发现当地的大石山特别适合养殖黑山羊。韦忠勇夫妇俩靠微薄的积蓄和向亲友的借款,在赵座村山脚下建起了一个1000平方米的养殖场,买回26只山羊养殖。

光华农民专业合作社养殖基地。

从2014年到2016年,两年多的时间里,韦忠勇夫妇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但也得到了回报,他们养殖的5批山羊销售收入达22万元。初尝创业甜头,让“不能”变为“可能”,韦忠勇增强了创业的信心。

为了把产业做大,韦忠勇在上林县残联的支持下参加了多期养殖技能培训,还获得产业扶持资金和阳光助残扶贫基地的扶持,熬过了创业的艰难期。2016年3月,上林县为韦忠勇落实精准脱贫帮扶政策提供了3万元的建牛栏补助,刚成立的合作社有10个贫困户以产业贴息贷款及产业奖补资金入股,资金短缺的难题迎刃而解。随后,韦忠勇先后投入200多万元建起了光华农民专业合作社养殖基地,还用牛羊粪便等有机肥料建立起一条生态饲料生产线。

韦忠勇一家。

在韦忠勇的引导动员下,34户残疾贫困户用政府小额信贷或政府帮扶资金入股,加入他的合作社。目前,合作社有存栏肉牛上百头、山羊100多只,贫困户年分红不低于4800元。为了帮助更多贫困户,韦忠勇发动贫困群众种植牧草达300亩以上,并不断扩大养殖规模,多产业多渠道增加收入,让大家早日脱贫致富。

“做事一定要有耐心。特别是从事养殖业,更需要有足够的耐心才能把事做好。”韦忠勇坚定地表示。

(稿件来源:民族画报汉文版12期《新时代 新生活——来自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小康故事 专刊》)

 王京莉  编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