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民族记忆 图说多彩中华

关闭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 > 红寺堡:全国易地扶贫搬迁的“微缩盆景” >> 正文

红寺堡:全国易地扶贫搬迁的“微缩盆景”

2020-09-08

2020年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红寺堡镇考察脱贫攻坚工作,希望乡亲们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发挥自身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用自己的双手创造更加美好的新生活。红寺堡区各族干部群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和殷切希望,巩固提升脱贫成果,同时按照“1+4”的帮扶机制,确保脱贫攻坚不落一户、不少一人。

生态建设让红寺堡区环境更加优美。

吴忠市红寺堡区,是全国最大的异地生态移民扬黄扶贫集中安置区,人口主要搬迁自周边五省区及宁南八县156个乡镇412个行政村,回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2%,另有汉、满、东乡、保安等13个民族。1998年开发建设,2009年设立市辖区。历经22年扶贫开发,累计实现40个贫困村脱贫出列、12442户49180人脱贫,综合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33.46%下降到0.76%,交出了易地扶贫搬迁的“红寺堡答卷”,堪称全国易地扶贫搬迁的“微缩盆景”。

挪穷窝 力开发 焕新颜

宁夏是易地扶贫搬迁的“万花筒”,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先后组织了吊庄移民、扶贫扬黄工程移民、“十二五”生态移民工程,累计搬迁移民130万人,实现了生态改善和脱贫富民的双赢。地处宁夏腹地的红寺堡区,作为扶贫扬黄灌溉工程的主战场,是宁夏移民开发、生态改善、精准扶贫的缩影。

宁夏南部西海固地区的贫瘠与落后始终牵动着党中央的心。从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70年代,国家投入大量资金改善西海固地区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但仍未从根本上解决这里水资源奇缺、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扶贫方式从救济式扶贫向开发式扶贫转变,一个“利用黄河两岸尚未开发的连片土地,扬黄河之水,将山区不具备生产生活条件的贫困人口迁往灌区,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的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构想诞生了,红寺堡灌区成了这一工程的主战场。

1996年9月16日,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将百余公里之外的黄河水经过4级扬程,引到高出黄河水面297米的红寺堡腹地,为千古荒原送来生命之水。宁夏西吉、海原、固原(原州区)、隆德、泾源、彭阳、同心及中宁8县区生活在贫困带上以及封山育林区、水库淹没区的农民,纷纷走出西海固,迁居罗山脚下的红寺堡。

1999年1月30日,中共红寺堡开发区工作委员会、红寺堡开发区管委会挂牌成立。针对水资源短缺这一最大瓶颈,自治区每年分配红寺堡黄河水引水量1.98亿立方米,浇灌出70多万亩稳产高产的良田,涵养了130万亩生态林,解决了城区人饮、生态、工业等用水,为释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创造了前提条件,为持续发展富民产业、稳定解决“两不愁三保障”提供了支撑保障。2009年9月30日,国务院批准设立吴忠市红寺堡区。这个当时在共和国版图上最年轻的县级行政区,幅员面积2767平方公里,辖两镇、三乡、一个街道办,64个行政村、5个城镇社区。

22年前,吴忠市红寺堡区杳无人烟,看不到飞鸟,连拴牲口的树桩都找不到,“一碗面里半碗沙”,森林覆盖率不足5%,每年沙尘暴达20多次。如今,这里城市绿化率、绿化覆盖率、城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分别达35%、39%、27.5平方米,沉寂千年的不毛之地变成风光旖旎的生态绿洲。

22年前,从苦瘠甲天下的西海固大山深处搬迁而来的贫困群众,很多人的全部家当只有一口锅和一床破旧的铺盖。如今,他们彻底摆脱祖祖辈辈千百年来“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困境,稳步实现解决温饱、脱贫致富和全面奔小康的三次历史性转变,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最初的不足500元提高到9825元,广大移民迈向不愁吃、不愁穿、学有所教、病有所医、住有所居的新生活。

“两业”开拓富民路

“两业”即产业和就业。红寺堡区把培育产业作为增强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实现稳定脱贫致富的根本出路,做大做强富民产业,着力推动就业创业,探索资产收益扶贫,形成多元产业支撑的长效脱贫机制,经济逐步从“温饱型”向“致富型”转变。

发展特色产业,提升“造血”功能。红寺堡区掀起振兴乡村经济的产业革命,把产业结构调整与破解“水困”相结合,大幅调减玉米等高耗水作物种植面积,大力扶持葡萄、枸杞、黄花菜等高效节水产业,农业从高耗水、低产值向低耗水、高产值转型升级。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产业从单纯种植到种植养殖、深加工融合发展,破解了农产品“优质不优价”困境。打造酿酒葡萄全产业链,培育形成40多个葡萄酒品牌,年解决农民就业40万人次,带动葡萄种植农户亩均收入4000元。建设21个千亩富硒黄花菜示范点,红寺堡区也因为黄花菜种植面积大、品质好,成为“中国黄花菜明星产区”。如今,90%以上建档立卡贫困户都有增收致富产业,村村都有产业支撑。

红寺堡大河乡开元村青储玉米长势喜人。

红寺堡高效节水草蓄产业。

红寺堡优质苜蓿正在收割。

红寺堡罗山酒庄酒窖。

红寺堡万亩酿酒葡萄园。

葡萄丰收啦,红寺堡区中圈塘村村民高慧珍笑开了花。

红寺堡枸杞采摘基地。

太阳山镇兴民村黄花菜采摘忙。

发展劳务经济,推动创业就业。红寺堡区开拓外地劳务市场,同福建、江西、青海等地建立“订单式”劳务合作关系,稳定输出产业工人和季节性采摘工。打造本地就业基地,投资1.2亿元建成神华创业孵化园,引进绿色纺织企业公司,吸纳584人就业。依托弘德慈善产业园区引进23家企业,吸纳400名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就业,人均年收入2万元以上。在村里建设服饰加工、冷链包装等“扶贫车间”“扶贫作坊”,284名村民实现顾家、就业两不误。2018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1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量的51.25%,实现劳务收入4.07亿元。

农民成为股民,分享资产红利。红寺堡区从土地改革入手,唤醒农村“沉睡的资本”,进一步解放农村生产力。引导农民以土地托管、畜禽托养和土地承包经营权折价入股合作社和龙头企业,让资源变股权、农民变股民。农民成为股东后,不仅能收租金、拿分红,还可以到合作社当工人。农村富余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后,向非农产业转移,促进了农村二三产业和特色经济发展。同时,土地集约化经营有效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和效益,推动了现代农业、循环农业和休闲农业发展,带动农民共享现代农业发展的“红利”。

红寺堡现代化肉牛养殖基地。

把精神引导与知识普及作为扶贫的根本

红寺堡区通过思想上扶志、能力上扶智、精神上激励、观念上塑造,让群众明事理、增本领、长志气,不断激发群众脱贫内生动力,从根源上斩断“穷根”。

红寺堡区元宵社火百姓乐。

红寺堡西川村篝火晚会。

红寺堡中圈塘村驿站。

红寺堡戏曲文化进乡村。

宁夏移民博物馆。

红寺堡推出移民旧址体验游。

永葆创业精神,激发群众脱贫志气。红寺堡区引导群众发扬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创业精神,采用生产奖补、劳务补助、以工代赈等激励措施,树立“大干大支持、小干小支持、不干不支持”的鲜明导向,让致富带头人尝到甜头、让贫困群众看到希望,从“要我脱贫”变为“我要脱贫”。常态化开展“感党恩、话脱贫、话发展”教育宣讲,讲述“我的脱贫故事”,营造“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浓厚氛围,引导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实现物质和精神“双脱贫”。大河乡龙源村“攒劲”妈妈李耀梅用3年时间扎制2.5万把扫帚供女儿上大学并还清30万元“情义债”,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奖(奋进奖)。

优先发展教育,发挥教育扶贫基础性、先导性、根本性作用,实现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无学生因贫辍学。针对义务教育阶段厌学逃学的学生,红寺堡区因人施教开设职业教育特长班,劝100多名学生重返校园学习一技之长。对残疾儿童实行教师送教上门,残疾儿童入学率达93%。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全部安排在城区公办学校上学,享受“两免一补”优惠政策。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大幅提高乡村教师待遇及补助标准,形成越往基层、越是艰苦、待遇越高的激励机制,近3年有212名教师、25名小学校长从城镇交流到乡村,促进城乡教育质量差距缩小。倡导崇文重教、耕读传家的风气,设立宁夏首个教育扶贫基金,“十三五”期间,每年筹措不少于1000万元资金,给予贫困学生每人每年2000元至7000元不等的常态性资助,累计资助学生达2万余人次,帮助广大贫困学子实现“知识改变命运”的梦想。

红寺堡图书馆。

红寺堡移民文化领军人李忠勤(左二)为周围村民培训书法。(新华社记者 彭昭之 摄影)

加强技能培训,增强群众致富本领。扎实开展农村实用技能培训,培养懂技术、会经营的产业工人和新型农民,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家庭至少有1人通过培训掌握一技之长,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为移民“量身定制”家政服务、中式烹饪、装机挖掘以及纺织工、建筑工、电焊工、驾驶员等职业技能培训,采取“农户+基地+传承人”方式开展刺绣、手工编织培训。2016年以来,累计开展精准脱贫技能培训18081人,实现增收100余万元。

红寺堡非遗传承人赵秀兰(左)辅导农村妇女刺绣。

健全完善医疗保障体系

因病致贫、返贫,是贫困增量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红寺堡区健全完善医疗保障体系,持续抓好大病集中救治、慢性病签约服务、重病兜底保障,构建防止因病致贫返贫的长效机制,力阻“病障”变“穷障”。

健全医疗保障体系,让群众“看得起病”。红寺堡区通过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大病保险财政补助、医疗救助、扶贫保、财政兜底六道保障线,确保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年度内住院医疗费用报销比例不低于90%,或当年住院自付费用累计不超过5000元。构筑“一免一降四提高一兜底”综合保障网,即免交住院预付金,降低大病起付线,提高大病筹资标准、大病报销比例、“扶贫保”保障水平、医疗救助比例,实施财政兜底保障。新庄集乡菊花台村村民谢淑琴突发高血压脑溢血,住院费用37万元,结算时仅自付5000元。

提升医疗卫生水平,让群众“看得好病”。红寺堡区现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37家、乡镇卫生院5家、社区卫生服务站4家,98所村卫生室全部达到标准化水平。向北京、上海、福建等地大型医院派员进修,为学成归来的心脑血管内科医生王小龙创造工作条件,2019年专门斥资1200万元在红寺堡区人民医院建成国内领先的心脏介入中心,成立半年时就成功完成110多例心脏介入手术,患者不出区(县)就能看好心脏大病,为患者节省个人自付医疗费用60多万元。加快远程医疗建设,构建“1个公立医院+5个乡镇卫生院+4个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站”医联体,贫困患者90%的疾病在县域内解决,实现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区(县)。

加强疾病预防控制,让群众“少生病”。红寺堡区建立慢性病预防、干预、治疗为一体的防控体系,基本摸清城乡居民健康状况。通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加强慢性病管控,常住人口签约率61.19%,重点人群签约率68.76%,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应签尽签。实施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与综合干预、糖尿病基层管理项目,对筛查出的5151名高血压患者和1227名糖尿病患者进行随访干预。

改善“环境” 让老百姓得到实惠

广大移民群众住房的升级改善,是红寺堡区日新月异发展最好的见证。

22年前,第一批由政府代建的移民住房在岁月的侵蚀中逐渐变成危旧房。红寺堡区把自身无能力建房的困难群众特别是五保户、低保户,作为农村危房改造、棚户区改造和保障性住房建设管理工作的主要对象。自2009年启动农村危窑危房改造以来,采取原址翻建、加固改造、补偿退出、扩面安置、周转安置等办法,解决贫困群众住房安全问题,累计筹集补助资金2.2亿元,支持10944户改造危房。把危窑危房改造作为地方财力优先保障的重点项目,补助标准从2009年的户均0.5万元提高到现在的户均2.8万元,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低保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四类重点对象”中的极度贫困户,每户补助3万元。同时,投入16亿元实施棚户区改造,3880户棚户区居民陆续告别了危旧房,搬进了质量可靠、宽敞明亮的新房和安全住房。2019年6月底,实现存量危房“清零”,所有困难群众圆了安居梦。

较早脱贫致富、具有置业能力的移民,则多次翻建、新建住房,第一代简陋狭小的砖包房逐步被第二代一砖到顶的砖瓦房、第三代安装铝合金门窗的钢筋混凝土房、第四代框架结构的精装修琉璃瓦房、第五代庭院式小别墅取代。同时,太阳能热水器、冲水式卫生间、宽带WiFi等生活配套设置越发完善,居住条件显著改善。一些先富起来的移民还在城镇购买商品房、营业房,成为加快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大河乡龙泉村种植大户田彦瑞,不仅5次翻建住房,还进城购房,出行也由摩托车变成小轿车、越野车,生产经营由三轮车换成皮卡车、小货车、工程车,大小车辆换了六茬。

除了人居环境的巨大变化,让记者感受最深的是红寺堡区人昂扬向上的奋斗精神,这才是红寺堡区不断发展的不竭内在动力,坚信红寺堡区各族人民“更好生活还在后头”。

2011年首届宁夏红寺堡航空旅游节在罗山航模基地举行。

2012年第二届宁夏红寺堡航空旅游节——动力伞特技表演。

红寺堡区“全国青少年航模节”上的飞行表演。

红寺堡四通八达的交通路网成为移民的脱贫致富路。

各级党组织的坚强领导和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宁可苦自己,绝不误移民”的创业精神,是流淌在红寺堡广大党员干部血液中最活跃的因子。从第一批拓荒者深入不毛之地披荆斩棘、筚路蓝缕、艰苦创业,到继往开来的建设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负重拼搏,广大党员干部舍小家、为大家,群众不富、寝食难安,贫困不除、誓不罢休。他们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百姓心坎上,用责任和担当践行“小康路上不落一人”的庄严承诺。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红寺堡区向贫困村选派第一书记、工作组,把基层党组织建成脱贫攻坚的坚强战斗堡垒,解决“软、散、乱、穷”突出问题,给村庄带来新风气、新面貌、新希望。群众普遍反映“扶贫干部把群众当兄弟、姐妹、叔伯、婶子”“把老百姓的事当成自家的事办”“贴心得很”。

常怀感恩之心,坚持奋斗自强。“共产党好,黄河水甜”抒发了红寺堡23万各族人民的共同心声。在社会治理方面,红寺堡区的“答卷”同样是耀眼的:2019年,荣获全国“七五”普法中期先进县和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55124”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模式入选全国首批20个乡村治理典型案例。采访中,几乎所有的老百姓都情不自禁地说“共产党的政策太好了”,老人们说得最多的是“没想到能过上这么好的日子,都是享了共产党的福”,许多重度残疾群众说“是共产党养活了我”“知足得很”,一些困难学生家长则说“给学生的各种资助太多了,多得记不清、算不来”,感恩之情溢于言表。群众普遍认为政策再好,也要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只有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幸福生活,才有骨气挺起腰杆立于社会大家庭。绝大多数建档立卡贫困群众意识到“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好光阴还要自己好好干”。在强有力的政策激励下,移民群众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积极主动外出就业、就近务工,对脱贫致富奔小康信心十足。

(图片除署名外均由中共红寺堡区委宣传部提供)

王京莉  萨共旗  编辑

Baidu
map